“你说的是真的?”林振华心念一动,扭头望着熊立军道。
“不会吧,你本年鄙人20多岁吗?”林振华道。
熊立军道:“如何就没干活了,我刚去卸了一车质料呢,腿还给磕了一下。”
林振华话虽如许说,内心却非常感慨。他敢说熊立军毫不会悔怨,也只是因为本身具有对此后30年中国社会变迁的熟谙。放在1980年如许一个期间,真没人晓得放弃一个铁饭碗会有多大的风险。在这个题目上,他没法替熊立军做决定,还是让熊立军本身去思虑吧。
“真的!小林,林老板,你可千万要带着我一起干。”熊立军像抓住了一根拯救稻草一样,火急地对林振华说道。
熊立军自嘲地笑道:“小林,你也看到了,我现在是光棍一条,再干上十年,也还是这个模样。说实话,我不想一辈子就如许混下去,只是一向没有找到机遇罢了。如果你能给我一个机遇,不管多大的风险,我都情愿往下跳。”
“你干甚么去?”林振华问道。
“如何?”
“听谁说的?”
林振华点点头:“老熊,实不相瞒,我在内里也有一些股分。”
“卖电子表的?”熊立军问道,“我见过,那小伙子每天提个大帆布袋子在县中门口卖电子表,那钱挣得像抢钱似的。你是说,那小伙子就是帮你的大款朋友做事的?”
熊立军一把接住烟,看了一眼商标,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我草,万宝路啊,我想这烟都想了20多年了。”
“5万除以42,即是1190个月,再除以12,即是99年。”林振华顺手在纸上写了一个算式,然后把成果报给熊立军听。
“我去江堤上逛逛,好好想想。”
对于熊立军这小我,林振华还是很信赖的。在别人的眼里,熊立军不求长进,好吃懒做,但林振华晓得,这只是因为熊立军看不到但愿,在一个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个样的环境中,熊立军天然是没有主动姓的。林振华曾经与熊立军扳谈过很多次,他发明熊立军是一个很有经商脑筋的人,并且为人朴重,遵取信誉,的确是一个能够合作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