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未几,不过是戋戋二十三万两白银罢了。”方先生倒是淡定多了。
因为,方先生回访了,是带着利润分红,回访的。
整整五个大木箱子,内里满是真金白银。
看着五个大箱子,陈华的心中反倒是有些发怵,担忧的说问道:“这,本是惠民之策,怎会有如此利润?”
便宜的官粮卖光了,但是哀鸿们还要买粮用饭啊,这不,粮店里另有私粮嘛,您爱买不买,毕竟这私粮的代价但是降了很多,砸锅卖铁还是能买得起的。
陈华闻言咧嘴一笑,“也对,该发的粮食本官给他们发了,只是剥削了少量罢了,但也不至于饿死人,更何况本官还均衡了本地粮价,令他们有粮可买,怎会抱怨本官呢?看来是本官多虑了。”
这不,陈华一开端的三分灾粮之策,上报到了内阁,再加上庐州府本地官员的通报,令浩繁内阁学士们纷繁对陈华奖饰不已。
当然了,所谓的降得很多,实在粮价还是远高于其他处所的粮价的,只是相对于之前降落了很多,毕竟要呼应官府号令嘛。
一言说出,顿时令陈华松了一口气。确切,平常的商品买卖另有个货色进价,但是发放给粮商们代卖的粮食但是直接从赈灾官粮里抽出来送畴昔的,不需求任何本钱价。
偷偷将官粮当私粮卖出,只要官府查的不严,谁能晓得?只要上报的时候,将每日卖出的官粮数量报多一点,消逝的官粮不就补上了吗?
“多少?二十三万两!”陈华有些蒙了,固然早就晓得一粮三分的战略会带来财产,但是没想到竟然会带来如此庞大的一笔财产!
当下,由南郭奋草拟奏书,将陈华赈灾之策细细梳拢了一遍,再交由众位学士们各自抒写本身的观点,然后派人上奏给陛下。
毕竟赚的钱还要颠末高低办理,各自分红,最后落在陈华手里的就有二十三万两白银,那么一开端能赚多少呢?
更何况这个政策是真的不错,因为向来赈灾,都会遭到本地市场的影响,因为物价高涨,令百姓们苦不堪言,即便有官府施压但仍然还是物少价高,以是陈华此策是真的惠利于民,确切值得一夸。
售卖官粮,需求给户部那边送去卖粮赚的钱。晓得陈华是心疼这二十三万两要分给户部一部分,方先生便轻笑道:“大人勿忧,只需交给户部三万便可。”
多年的布政使经历,陈华天然是晓得这一点的,当初他也是公开里给庐州府衙门打过号召的,不然那群粮商哪来这么大胆量?还不是上面有人撑腰?
并且哀鸿们也挺好,虽说扣掉了一些,本该是直接发放给他们的粮食,但起码本地的粮价下来了,但凡是家里有点余钱的,都能买到粮食,岂不美哉。咳咳,起码各位大人们是如许以为的。
虽说官粮由官府订价,但是真正卖起来的时候,究竟有多少是低价官粮,多少是高价私粮,就由粮行说了算的。只要上面的官府查的不是太严,这利润就绝对不小。
赈灾之粮分为三份,一份直接发放,布施灾黎。一份添补州府粮库,以作备用。最后一份,交由本地粮行代为出售,以此来抬高粮价,均衡市场,恩德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