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无注释
一种小豆,赤小豆入药有奇功,白小豆(一名饭豆)当冫食助嘉谷。夏至下种,玄月收成,种盛江淮之间。
○蚕浴
其他豇豆、虎斑豆、刀豆,与大豆平分青皮、褐色之类,间繁一方者,犹不能尽述。皆充蔬代谷以粒?民者,博物者其可忽诸!
一种豌豆,此豆有黑斑点,形圆同绿豆,而大则过之。其种十月下,来年蒲月收。凡树木叶迟者,其下亦可种。
凡菽种类之多,与稻、黍相称,播种收成之期,四时相承。充饥之功在人日用,盖与饮食相终始。
凡大豆视地盘肥硗、耨草勤怠、雨露足悭,分支出多少。凡为豉、为酱、为腐,皆于大豆中取质焉。江南又有高脚黄,六月刈早稻方再种,九十月收成。江西吉郡种法甚妙:其刈稻田竟不耕垦,每禾稿头中拈豆三四粒,以指扌及之,其稿凝露水以滋豆,豆性充发,复浸烂稿根以滋。已生苗以后,遇无雨亢干,则打水一升以灌之。一灌以后,再耨之余,收成甚多。凡大豆入土未出芽时,防鸠雀害,驱之惟人。
一种小豆,赤小豆入药有奇功,白小豆(一名饭豆)当冫食助嘉谷。夏至下种,玄月收成,种盛江淮之间。
凡粮食,米而不粉者种类甚多。相去数百里,则色、味、形、质随方而变,大同小异,千百其名。北人唯以大米呼粳稻,而其他概以小米名之。
凡蚕用浴法,唯嘉、湖两郡。湖多用天露、石灰,嘉多用盐卤水。每蚕纸一张,用盐仓走出卤水二升,参水浸于盂内,纸浮其面(石灰仿此)。逢腊月十二即浸浴,至二十四,计十二日,周即漉起,用微火烘干。今后保重箱匣中,半点风湿不受,直待腐败抱产。其天露浴者,光阴不异。以篾盘盛纸,摊开屋上,四隅小石弹压,任从霜雨、风雨、雷电,满十二日方收。保重待时如前法。盖低种经浴,则自死不出,不费叶故,且得丝亦多也。晚种不消浴。
凡黍与稷同类,粱与粟同类。黍有粘有不粘,(粘者为酒。)稷有粳无粘。凡粘黍、粘粟统名曰秫,非二种外更有秫也。黍色赤、白、黄、黑皆有,而或专以玄色为稷,未是。至以稷米为先他谷熟,堪供祭奠则当以早熟者为稷,则近之矣。凡黍在《诗》、《书》有虋、芑、、丕等名,在今方语有牛毛、燕颔、马革、驴皮、稻尾等名。种以三月为上时,蒲月熟;四月为中时,七月熟;蒲月为下时,八月熟。扬花结穗总与来、牟不相见也。凡黍粒大小,总视地盘肥硗、时令害育。宋儒拘定以某方黍定律,未是也。
天孙机杼,传巧人间。从本质而见花,因绣濯而得锦。乃杼柚遍天下,而得见花机之巧者,能几人哉?“治乱”、“经纶”字义,学者童而习之,而毕生不见其形象,难道缺憾也!先列饲蚕之法,以知丝源之所自。盖人物相丽,贵贱有章,天实为之矣。
凡蚕形亦有纯白、虎斑、纯黑、斑纹数种,吐丝则同。今敝宅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一异也。野蚕自为茧,出青州、沂水等地,树老即自生。其丝为衣,能御雨及垢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