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饭,大丫带着三丫清算碗筷,周老二抱着周颐和王艳说着话,“六郎已颠末端五周岁的生辰了,是时候送他去读书了。”
“进那里的书院呢?镇上有青竹书院,县里也有白鹭书院和青云书院。”周老二喃喃自语,他此次返来已经将事情都探听清楚了,镇上的青竹书院一早就被他给pass了,观大郎的风格,周老二就对这所书院不喜。
而书院则是陈范围的讲授,近似与后代的黉舍,前人肄业讲究君子六艺,这可不是后代空喊几句本质教诲标语的,而是实打实的学到干货。
而最好的肄业体例就是认得博学大儒为教员,成为入室弟子。如许的教员常常是经历了朝堂起伏,多是仕进至仕,并且大部分是翰林出身,既有学问,又有实际经历,并且是点对点小灶讲授,好处天然可见一斑。两苑文人聚集,有乐教善学的民风,一些导致的大儒也乐的暮年教诲聪明聪明的弟子,不管是为了好处还是传承本身所学,都是一大功德。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王虎天然晓得王艳心中所想,“没事,隔得又不远,之前是你没分炊,我也不好老是上门,今后就好了,我卖野味的时候会时不时的上门来看看,到时候把混小子和小玲也带来。”
是时候给周老二揣摩一个新点子了,只是做甚么好呢?在周老二和王艳忙着给他筹措肄业事件的时候,周颐则在思考如何让周老二赚更多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