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逃到谷县时,安太后从京中带来的御林军还剩下一两万余人,因着将士们人数浩繁,城里住不开,是以除了保卫县衙的人马,其他人等都驻在东山,此时,独独从东山那边传来异动,不由使得他们心乱如麻,都在猜想是不是沈拙的人打过来了。
这个时候,顾三娘更不肯进屋了,她急声说道:“你们别傻了,人家说我相公的人带兵打进城了,你们难不成还要留在这里等死?”
且说顾三娘刚穿过院子,就闻声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她矮声躲在一丛芭蕉树下,接着,就见十几小我影朝着她住的那院子走去,打头的那人还呼喊着:“别磨蹭了,细心叫叛军截走了犯妇。”
“大奶奶不走,老奴就不走。”柳五婆说道。
窗外雷声滚滚,闪电忽明忽暗,屋里伸手不见五指,顾三娘被这雷声唬得发慌,她道:“好大的雨,不知御哥儿身边有没有人守着。”
雨还鄙人,不到半晌,顾三娘和柳五婆也淋得浑身透湿,工头的将士叫一个小兵顶着雨到外边探听动静,还不等那小兵返来,只听俄然有一道惊骇的声音高喊:“快逃,山塌了,统统人都被埋了,太子的兵马就要打进城了。”
柳五婆急着说道:“你连御哥儿住在那里都不清楚,又如何去找他呢?”
城里想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沈拙是不是来了,还尤未可知,不过再过不久,安氏必定会将她们带走,顾三娘急了,她毫不包涵的说道:“我一小我行事,手脚还快一些,你这老胳膊老腿儿,能自保就阿弥托佛了。”
全部府衙的人都被惊醒,顾三娘听到远处的喧华声,她问工头:“是不是地龙翻身了?”
听了工头的话,顾三娘不由发笑一声,她道:“本来你们早就晓得了。”
“不要胡思乱想,这么大的雨,说不得是泥石流也不必然。”
顾三娘她说:“一些吃食值不了甚么,我不图你们的感激,我只劝你们一句,面前明知是死路一条,还要一条道走到底,你们不为本身着想,也该为家中的父母妻儿想一想。”
顾三娘站着不走,她道:“我在这里等着,这不清不楚的,弄得民气里怪慌的。”
顾三娘对这宅院不熟,不能从大门出来,顾三娘就未曾多留,她沿着墙根儿,找了一圈儿,连个后门也没找到,就在她心急如焚之时,躲在暗处的顾三娘看到安如海来了,他走在最前面,手里提着一支羊角灯笼,前面浩浩大荡跟着一群家眷,这些人仿佛是到安氏这里来出亡的,大略一看,足有二三十余人,顾三娘二话不说,她扯下本身的头发遮住脸,不近不远的跟在他们身后。
顾三娘惊出一声盗汗,她若再晚走半步,就恰好被他们抓个现形了,也不知柳五婆逃脱了没有,看这些人来势汹汹,嘴里还说甚么叛军来了,顾三娘想要折归去看看柳五婆,不过她思考半晌,终究决定先去找御哥儿。
小兵春秋不大,看起来就二十出头的模样,他倒在雨里放声大哭,其他的人见此景象,不免都唬得呆住了,顾三娘顿脚说道:“张大人,你莫要胡涂,你要尽忠,也得看清主子是谁,天下的人都晓得安家谋朝篡位,搀扶小皇子即位,当今你们龟缩在这个小县城,莫非还能躲一辈子?”
那几个将士朝着顾三娘拱了拱手,扭头没入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