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媒婆是个不经汲引的主儿,三句好话就不晓得东西南北,她在炕沿上坐下,干脆不走了:“娃呀,想吃啥?婶子给你做,男人家笨手笨脚的,婶子还不放心”。
******早做了筹办,假定蜇驴蜂生个儿子,他必然要为儿子冲喜。公然天随人愿,五十岁的******喜添新丁,他起首来到老班长家里,要老班长在孩子冲喜那天为他整几桌酒菜。老班长昂首看了看棒棰,那些日子郭宇村一寸工夫一寸金,大师都在忙着割烟,谁也担搁不起工夫。棒棰倒显得风雅:“给老战友的孩子冲喜是大事,再忙也不在乎一天,你就去吧”。
刘媒婆在蜇驴蜂家住下来了,白日帮忙蜇驴蜂做饭、洗衣,给孩子换尿布,早晨就睡在隔壁屋子里为蜇驴蜂的两个小女子做伴,******反而显得安逸。那些老兵们都各自构造了家庭,******这个头子也就名存实亡。本地风俗,男孩出世三天讲究冲喜,富户人家冲喜唱大戏,乃至请和尚来做道场,贫民家冲喜去娘娘庙里烧香许愿,给孩子带铁锁、铜锁、银锁、金锁、玉锁、石锁的都有,也有的带金项圈、银项圈、金麒麟、玉麒麟,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最穷的人家给孩子的脖子上栓一根黄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