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采青再一次搜刮原主的影象,还是一无所获,穿成如许就够不利的了,竟然还没留下原主的影象,从柳妈妈絮干脆叨的劝说中,得知原主应当是张安臣从濮州带返来的一个贫家女。且不说濮州远在千里以外,就说能为了银子把她许给个半老财主做妾的家人,她就算寻归去又能如何?
“我可不管他,我是佣给张家的,签的是活契,大不了我离了这张家沿街乞食去。偏你和赵二都是家生子,身契是死定的,怕是要多多谨慎了。”
不幸张安臣突然落空嫡妻,免不了哀思思哭,连带着惊吓不轻,也就病倒了,强撑着叫人把川资买一口棺木,装殓了吴娘子,马车换做牛车,一起上风寒露重,艰巨劳累大半个月才回到故乡。他回到家中今后,本家属人得了信儿,很快就都聚到他病床前,体贴过问吴娘子的丧事。哪晓得为着过继谁做孝子的事情当场争辩起来,言语间免不了勾起张安臣嫡妻非命、后继无人的各种悲伤事,弄得张安臣展转反侧一宿没合眼,眼看着神采焦黄,病体减轻,起家的力量都没有了。
哎哎,别走啊,刚才说到的汤饭吃食呢?
隔天一大早,族长连同几个族老就早早上门来,催促张安卿从速定下一个过继的嗣子,也好给吴娘子发丧送殡,要不然,吴娘子短折非命又没有子嗣,按族规不能入祖坟,牌位不能进祠堂的……张安臣方才叫小妾奉侍着喝了半碗汤药,听了这话便捶胸大哭一场,往背面直直一倒,眼看着出气多进气少了。
新来的姜采青真真是懵逼了。她一睁眼,差点觉得闹鬼呢,半夜半夜的,好几个披麻带孝的时装女人聚在她屋里,谨慎脏差点就吓得歇工了。见她醒来,众“女鬼”便围到床前,七嘴八舌地劝她“莫寻短见”。姜采青当时喉咙干哑生疼,说话都困难,就只好仔谛听着,吃力地听了半天,了解猜测加脑补,总算对本身现在的景象明白了几分。
要说吴娘子的死,实在是飞来横祸。张家伉俪从濮州一起归家,行经兖州一处市镇时,被几个架鹰牵狗的纨绔子横冲直撞过来,惊了驾车的马,旁人只不过受些惊吓磕碰,却恰好把个吴娘子摔出车外,后脑撞到路旁的山岩,当场就死了。
“赵二家的啊,你倒故意过来。”柳妈妈忙探头瞅了一眼屋里,见床上的人闭着眼睛像是睡了,便做了个嘘声的手势,小声说道:“我看不消了,拿来怕也是白拿。你厨房里忙完了?”
姜采青内心弱弱地叹口气,听着门外那两人持续小声闲谈,不过说些张家这几天的事情,提起裴氏兄弟如何叮咛人摒挡丧事,请了华宁寺的和尚要做七七四十九天的超度法事。又聊到厨房里打杂粗使的婆子偷懒脱滑,赵二媳妇忿忿地抱怨说,这几日家里狼藉,那婆子竟更加不诚恳了,厨房里丢了两斤才买几天的白糖。
想想本身现在的这副身材,姜采青心中悄悄骂了一句:万恶的旧社会!刚才那柳妈妈说她“梳着双鬟”,当代女子的发型她是不太懂,可也晓得“及笄”这回事,也就是说,这身材的原主明显还未满十五周岁,搁在当代文明社会,底子还是个鲜嫩鲜嫩的初中生罢了,竟然被嫁给年过四旬的张安臣做妾,并且才到张家,不利催的就成了孀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