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 第十八章 失道寡助
一旁陈宫如有所思,望着吕布怔怔不语,吕布对他奉承袁术这类叛国之人的行动很有微意,眼下大破袁术,自是有所透露,陈宫怎能不知?当下再不言语。
修真中人天然晓得袁术背后有佛门的二世祖支撑,没点根底,哪敢动他?
荀或道:
“袁术赖我父亲遗物临时不说,其妄自称帝,背反汉室,实属大逆不道!我本欲出兵讨伐,岂肯反助此等叛贼诛杀忠良?”
“不成!杨奉、韩暹皆世之勇将,若令其北拒山东,不出一年,则山东之地尽归将军!”
曹操部下有高人,孙策部下亦不乏良谋,自有人看的通透。
却说孙策收得许都密旨,便要发兵,孙策早对袁术恨之不已,何况玉玺之事关乎性命,吴国太早告戒孙策误要取回玉玺,孙策虽不敢尽信,但玉玺是其父孙坚冒死所得,于情于理也要夺回,因而便要发兵讨伐袁术。
弥勒佛本来是将来佛,但眼下却还不是佛祖,现在不免要夹着尾巴做人,天然万般不爽。上面一小我就能压死人,弥勒本领再大,也要看着如来,以是表情不免不爽,这时黄眉小童却入得法眼,试想想便能明白此中玄机,想弥勒佛祖本身不能做的事,黄眉却都做了,本领不普通,并且此人敢号令佛祖,这得狂到甚么境地?一个把本身不敢做的事都做了的人,弥勒自是赏识的,以是弥勒佛一向对袁术寄予厚望,想弥勒肯在中原只布这一枚棋子,对其倚重便可想而知了。
曹操听完荀或阐发,鼓掌称快,荀或本就是张良下界,长于察看各路意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自是看得通透各路干系。现在袁术树敌浩繁,且枉自称帝,若图袁术,必一呼百应,恰是时节,若错过此次机会,则淮南一定归曹操的了,想那袁绍正与公孙瓒打的头破血流,看看将破了公孙瓒,到时腾脱手来,必会与曹操一较是非,何况其本为袁姓,到时汝南之地名属谁家,天然两说。
“我观袁术气数将尽,不出两年必亡,可速取此敷裕之地。”
恰是是以,袁术粮草是充沛的,粮草充沛,人马自是不成题目了。以是袁术虽败,兵粮却俱是不缺,独一缺的就是人,将帅乏人,这却只能怪袁术的脾气了。此人道情多存不良,善妒善忌,想当年孙坚本为其部下,他却担忧孙坚争功,拒发粮草,便可见一斑,有识之士怎会与这类报酬伍,以是袁术部下多是弥勒的佛门弟子。
“这二人皆出自草泽,吕布是人中龙凤,此二人若与吕布相处日久,定成为其虎伥,反为祸害。反倒此二人皆出自黄巾军,军纪涣散,居沂都、琅琊,自会有人清算他们。”
“先生之言甚善!”
荀或闻言道:
陈宫道行多么高深,陈硅父子方才言语虽设了禁制,却瞒得过陈宫?只是苦无良策。
“淮南之地,非是我不想取,只是袁公路背后有高人,曹某实不敢图之。”
荀或长身而起道:
却说信使来至孙策府上,递上手札,孙策览信后嘲笑一声:
“父亲高见!”
“吕布必被此二人所害!”
“袁术曾得孙策玉玺借兵孙策,现在孙策几次三番讨要,袁术却不返还,此物乃是孙坚遗物,孙策必不肯忍,此为一起;克日袁术又攻吕布,欲得徐州,犯了吕布之威,此为二路;刘备本就与袁术有隙,其部下虽无兵马,却有良将多少,可为三路;现在,主公可讨圣旨一道,发兵讨伐袁术,则淮南自是可支出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