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官员有人想向皇上提示封的有悖常理,不敢直言,只好从侧面说:“此一株柏树比前一株柏树大的多。”
二叔晃了晃手里的剑,冲动的手舞足蹈,我惊奇道:“甚么环境啊?刚才还装成一副不在乎的模样……难不成,这剑是个宝贝?”
二叔讲了个典故,这典故非常风趣。
家谱中描述紫货:“见之胆怯,触之心惊,不知何为,望之避趋,似为神仙之物。”这是多么高的评价。
他的意义惟提示汉武帝知错改封。
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历嵩山途中,见一柏树高大矗立枝叶富强矗立云天,赞叹道:“朕游遍天下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柏树,就封你为‘大将军’吧!”
“苍凛便以这桃木为材,做了十二柄桃木剑。因为有生之年,未能一睹‘十二将军’的风采,是他最大的遗憾。以是才随性做出了新的‘十二生肖’剑,起名为‘十二都统”。他将这十二柄剑托付宋英宗,宋英宗又将这十二柄剑送给曹太后。母子干系重归于好,曹太后撤帘还政。以后,曹太后得知这十二柄剑的由来,便效仿先贤,将这十二柄剑分发至天下道门佛宗,以保人间承平。”
封罢‘大将军’持续向前走,可没走多远又见一棵比刚封的‘大将军’更大的柏树。
再看看手里的木剑,其貌不扬,黑乎乎的跟烧火棍似得,唯有剑柄处的羊头稍显不凡。
我问道:“听起来很短长,但这跟‘将军柏’又有甚么干系呢?”
“我的故事还没讲完呢。你听我持续给你说,”二叔道,“这十二柄‘将军剑’年代太太长远,传世千年以后,便没了消息。到宋朝末年,在四川青城山出了个道号‘苍凛’的阴阳客来。此人精于五行窜改,通熟奇门遁甲,最善于制作法器。即便用一块朽木也能做出上等的法器来,用来抓鬼驱邪无往而倒霉。天下方士趋之若鹜,将各种奇宝灵材奉上,求其做法器。苍凛道长来者不拒,传世的作品有近千件之多。他的作品遵守‘藏精于拙’的特性,形状纹理多为粗糙,但皆有点睛之笔。便如这剑柄上的羊眼便是点睛之处,‘苍凛’谐音为‘藏鳞’,他的作品或藏飞龙枭兽,或藏麒麟鲲鱼,非论何种植物,每一只都雕六十四鳞片。鳞片细而密小,又片片清楚,为世人所不能仿。”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了解。
二叔道:“典故中所讲的‘三将军’是因愤恚自焚而亡,实则不然。这‘三将军’是在嵩阳书院建成以后,偶遭雷击才化为齑粉的。也不是全数都烧尽了,还剩下一个树墩。这千年柏木留个树墩当桌子使实在可惜,书院中便有怪杰方士,将这树墩挖起,做了十二柄柏木剑,称作为‘十二将军剑’,这十二柄剑,以十二生肖为形,分为鼠剑牛剑虎剑兔剑龙剑蛇剑马剑羊剑猴剑鸡剑狗剑猪剑,也称作为‘十二生肖剑’。这十二柄剑包含天雷之意,又被这方士以奇门秒术锻造,每一柄都有化腐朽为奇异的力量,各有妙用,堪比传说中的紫货。嵩阳书院将这十二柄剑分至天下各大佛宗道门,以鼓励天下阴阳客除魔卫道保护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