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生迷惑,从入行只闻盗墓分‘青、红、黄“三种,黄盗为尊,红盗乃是血染红袍之意,意欲降尸无数,杀人如麻之意。却不知这黄盗有何来源。当即便要水青睐说个清楚。
我一听来了劲,还想诘问这黄盗有何奇异之处,却见阿里木道:“此事今后再说,我们还是先谈眼下。故乡伙,依你之见若那大墓中真是唐朝的小官王玄策的话,我们此番并没有多少油水。”
本来水青睐听我所说极其欣喜,连连点头,一口一个甚是,甚是……可听我最后一句话,不但水青睐,连阿里木的神采都是变了。
我向来对奇闻怪事之类感兴趣,当即问道:“是如何个奇法?”
玄奘历经艰苦,总算取了真经,也有幸得见当时的天竺国王摩迦陀王。那摩迦陀王也是个有眼力之人,道是这从中土而来的人士威武不凡出口成章,想来那大唐定是比天竺强上万倍,与唐玄奘扳谈以后,玄奘又是对太宗天子一阵吹嘘,活生生把太宗天子说成了降服四夷,威武过人的贤人。
水青睐一听,立即点头:“非也,非也……”
我见水青睐大有愤世嫉俗之意,形象此人暮年定是吃过盗墓世家的亏,因而便安抚道:“王老先生所言甚是,贵爵将相宁有种乎?我们如果干上几票大的,就是那些个世家红盗,也不敢冒昧。说不得有一日,登入黄盗之流,也是能够得……”
水青睐又给我们换了一壶茶水,这才道:“说来也是风趣……这还要从唐玄奘西天取经提及……”
说来这王玄策也是小我才,仰仗着调集来的番邦之众连连大破天竺精兵,灭了政变的中天竺,活捉了阿罗顺。而后王玄策越战越勇,挥军东去,欲再灭了东天竺,东天竺王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三万头、弓刀缨络财宝多少,向唐师赔罪,以示臣服大唐。王玄策这才出兵回朝,带着阿罗顺和那一干降臣回到长安,太宗天子大喜过望,下诏封赏玄策,授朝散大夫。
王玄策是志愿请诣接这出使天竺的苦差事的,行这万里不毛之地,风餐露宿,受那荒漠大漠风号沙砾之苦,没有天子点名是没人情愿来的,王玄策却自已报了名,所谓宦海如疆场,当时的大唐正值乱世,朝内文有长孙无忌魏征等谏言重臣,武有卫公李靖、褒公段志玄建国虎将。
不费一兵一卒便灭了天竺,既守住了大唐的颜面,又威慑了邻近的番邦,现在看来王玄策的事迹足以计入史籍,升官加爵了。王玄策也觉得京瓷以后,本身定会平步青云,可不料苦等了数日,并没有加封的诏令。
我听闻此言,细心回想,也想不起学过的汗青讲义里有一个所谓‘大唐灭印度之战’,既是灭了古印度,必是一大豪举,为安在史乘上没有记录?
如此一来摩迦陀王自是对大唐产生了建交来往之心,从玄奘进天竺开端,两国来往频繁,摩迦陀王更是献珍宝火珠郁金菩提树,谒见太宗。
水青睐这才低声道:“黄盗,本就是盗墓界的传说,传闻在昆仑深处有一古派,自古以来便存在,古派中人皆为‘欧阳、上官等’复姓,与世隔断少有人问世。可出世便身着杏黄古袍,盗掘大墓,手腕神乎其神,凡人远没法对比。
水青目睹状也不再卖关子,道:“大唐灭古印度之战,算是一段被大多人忘记的汗青,说来,另有一个被忘记的人,此人就叫王玄策。如果那蛟龙沟之墓所葬真是王玄策,这两个应当是同一小我。‘大唐灭印度之战’此话听来壮烈非常,比之战倭寇高丽都要牛上三分,可本质上,它倒是一段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