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崇明的朱以海听闻湖泛博溃后,却并没有太镇静,或者说他本来也未曾对湖广抱太大但愿,只是但愿能够管束部分清军就好。
现在俄然听闻湖泛博溃,倒是让他立马又复苏了过来。
这还不算,又被摈除着到了黄州城下,把黄州围城的明军也突破了。
忠武镇号称有十八镇总兵官,统领着十来万兵马,他们本是顺军将领,厥后投左良玉,再随左梦庚降清,可降清后又不肯意放弃兵马入京,因而找机遇又反了,转而接管大明招安,整编为忠武。
白日还召开告急军议,筹议重新设防,筹办迎战。
诸军趁胜会聚武昌三镇,把武昌、汉口、汉阳、下武昌、黄州、蕲州等围的水泄不通。
但各路明军数量吓人,各自冒死招兵买马,可大量新兵,有些就是在武昌四周刚拉的壮丁,连最起码的兵器都没有,更别说甲,粮草后勤补给也都是靠当场征集。
归正一时候湖广那边,一个七省督师朱大典,然后有七省监军章旷,又有湖广巡抚堵胤锡、偏沅巡抚傅上瑞、郧阳巡抚徐启元,大别山另有个前兵部尚书张缙彦,五忠各有提督总兵官一员。
在岳州稍稍逗留后,马进忠等还不放心,干脆把岳州城完整洗劫一空,然后持续南奔长沙,留守长沙的兵士不让进,他们直接就攻城,仗着兵多势众,突入城中,又是全城洗劫。
马进忠称提督,其他皆为总兵,平时明天请饷明天要官要爵,再后天又要分别防区,时不时的还要闹几出劫掠百姓,逼捐商户的事来,拉壮丁本领第一。
这些军将说是朝廷正兵正将,但跟左良玉都差未几,是那种兵匪难分的军队。
黄朝宣三将是忠勇镇十八总兵中气力最强的,各有三千老根柢正兵,加上又有四十八寨乡勇,打只要几千人的蕲州清军,该当不难。
黄朝宣等原何腾蛟所立诸营,此中多数都是本来崇祯朝来援剿的客军,有云南的贵州的河南等广东的广西的,湖广本地的反而很少。
这计谋没甚么题目,朱大典、堵胤锡等人实施的也不错。
当初出空爵而一日收三十万兵,奋发了全部残明,招降忠贞营,接着又招降忠武、再忠开,然后又新编个忠义,湖广地区就呈现四忠,然后章旷又要求将原何腾蛟所设十三营也授以忠字头,朱以海也降旨授忠勇镇。
当初田见秀他们实在还是比较偏向于投清的,只因李过袁宗第等果断反对,才没成。现在他们见明军如此拉垮,又真觉得清军八旗援兵已至,便干脆再向佟养和求降。与其再如丧家之犬般乱跑,到不如直接投降。
乃至打算拿下武昌后,还要逆流而下再取九江、南昌。
总兵镇就有四十七镇,加上阁标、抚标、提标等的总兵、副将,湖广一地,总兵六十多个,副将一百多个,参将游击各处走。
徐勇祖可法等解了蕲黄二城之围,会聚了一万多兵马,赶兔子似的一起赶往武昌。
朱大典还特地派了都监章旷去督军,他跟黄朝宣几将比较熟。
打算很好。
湖广有朱大典坐镇督师,而堵胤锡和徐启元高斗枢及文安之、章旷等人,也都算是一时良才调吏,如何就大溃了?
成果半夜忠武镇的马进忠和王允才、卢鼎、王进才等,倒是毫不踌躇的就跑了,他们白日还在军议时,对朱大典拍胸脯说,他们忠武营精锐敢战,绝对不会畏缩,必然击溃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