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衢州城中百姓,平白无端遭遇一场兵乱,北兵还未南下,反倒是被这举着大明旗号的郑兵劫夺殛毙。
一名勇烈有担负的宗藩亲王,加上福建郑氏个人的气力,这无疑是个很好的组合。
黄道周也对郑鸿逵攻衢劫夺一事非常不满,可眼下时势,只能仰赖武臣,若要在东南重修朝廷抗清,更得依托郑家,一通指责后最后也只得按下。
朱聿键还是有几分耿耿于怀,对于郑黄苏等人之前描画的到了福建后就能如何如何复兴大业的大饼,已经有几分看破了。
比拟起来,四十多岁的朱聿键一来较年青,二来他这生在牢里呆了二十多年,窘境中能够对峙下来,这更合适眼下局势。
衢州城中本就没多少兵,而郑鸿逵固然在清军攻打镇江的时候,几近没有如何抵当就直接丢了江防逃了,可毕竟郑鸿逵那也是福建海贼出身,是福建大海贼郑芝龙的四弟,本名郑芝凤,厥后去考武举改名郑鸿逵,崇祯末,做了锦衣卫,弘光朝时奉兄长郑芝龙之命,带着福建郑兵到南京,做了总兵官。
身为太祖高天子九世孙,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十世孙,朱聿键的这平生也很盘曲,他才三岁时,他祖父唐端王因为宠爱妾侍,受其勾引,便把嫡出的世子给囚禁,三岁的朱聿键跟着父亲被囚。
朱聿键坐在那边,还在为郑鸿逵之前强攻衢州,并在入城后大肆劫掠所不满,当年朱聿键招募了一支勤王兵马北上,固然一起上跟着农夫军乱打一气,互有胜负,最后没到北京跟鞑子比武就被勒令闭幕返回,可朱聿键批示的这支勤王军,可从没有劫掠过百姓。
守城的是衢州府同知带领的城中青壮乡勇,而攻城的倒是弘光天子所授封的镇江总兵、挂镇海将军印的郑鸿逵。
城中里巷很多人家都挂起了白灯笼,办起了丧事。
直到客岁崇祯自缢,福王即位南京,朱聿键才被开释,并赐封南阳王爵位。南京礼部本替他要求规复唐王故爵,但不被弘光答应,还让他迁去广西平乐府。
“黄公、苏公,孤刚才已经说的了然,既然郑公不肯,那诸位也就不要再说别的了,不如就此别过,尔等南下去拥桂王监国称帝,孤要留在这里招募义勇,守土抗虏!”
当然终究能压服黄道周的,还是郑鸿逵说唐王勇烈勇敢,这是现在乱局中,最需求的人主。
因为在凤阳被囚禁了七年,四十多岁的朱聿键却一身伤痛疾病,衰老蕉萃不能行,只能一起逛逛停停,清军攻入南京的时候,朱聿键还在姑苏,南下浙江嘉兴出亡,六月初到杭州,要求潞王监国,不听,请朝陈方略,不允。
这话一出,郑鸿逵神采就很欠都雅了,刚才第一条他勉强承诺,可这不走了是甚么意义?
攻入城中后,郑鸿逵不顾同业南阳王朱聿键的反对,派兵直接把敢抵挡他入城的同知等一群官吏全都砍死了,又纵兵洗劫了城中富绅大贾,掠得很多金银赋税,乃至还强拉了几千壮丁放逐。
“殿下,这第二章请恕臣不能承诺,现在两京沦亡,江南到处失守,衢州此地不成久留,更没法戍守,该当马上南下福建,定都即位,再建朝廷才是当务之急。”
有些运气较好的,只是挨了一顿毒打,鼻青脸肿的被锁在一角,等待着拂晓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