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的这个来由明显不能让吴三桂佩服,倘洪承畴心亏名亏,他吴三桂岂不是到处都亏。最后,洪承畴坦言他已大哥,此生不复其他寻求,但求能为长伯之萧何,死亦无憾。(作者注:长伯,吴三桂字)
林天擎等官吏嚎哭以后便一边动手安排洪承畴的丧事,一边派人向贵阳的永历帝和陕西的吴三桂报丧。
洪承畴劝,方于琛(字献廷,原明朝礼部尚书方一藻之子)胡于宣(字守亮,吴三桂最早谋士)都来相劝,在他们的苦劝之下,吴三桂才可贵判定,遂派兵北上夺占贵阳,继而又以夏国相和马宝领军入川。成果正如洪承畴所言,吴军入川,四川巡抚高民瞻便率部来投,吴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取重庆、成都,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保宁,夺汉中,进西安。
吴三桂领军入川入陕后,洪承畴一边管理云贵,一边殚精竭虑为吴军筹措粮草。云贵本就瘠薄之地,当年孙可望治云贵,年年大熟,遂有力支撑了大西军出滇抗清,但经清军南下一起搏斗培植,不但公众十不存二三,地步也荒废得短长。
林天擎曾暗里问张大元洪承畴对他说了甚么,张大元却说老经略当时已经没成心志,断断续续的说了甚么,他也没有听清。林天擎心下猜疑,但不好诘问。
这封信写好收回去后,下人们往房中给总督大人添水时,就发明总督大人昏倒趴在桌子上。
洪承畴又以贵阳原孙可望“国主府”为永历天子行在,设内阁,置六部。吴三桂尚在贵阳时意要洪承畴出任内阁首辅,洪却坚辞不就,只要吴三桂以永历名义召回在夔东的文安之,以文为首辅。吴三桂问其为何不肯就首辅,洪道出心声,曰“心亏,名亏”。
洪承畴真是为吴三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瞎子李怔在那边,公主也一惊,据她所知,洪士铭现在是礼部侍郎,这是三品官员,周士相怎能说杀就杀。
洪承畴命贵州巡抚张国柱集合官兵补葺贵阳至云南官道,沿途多设驿站,令得云贵交通大便。军事上,张国柱撤回了湘黔边疆的清军,并派使向承平军示好。桂黔边疆,除独龙堡等军事要镇驻有吴军精兵外,其他各堡多数放弃,洪承畴以此举向承平军表白吴军目标是北上,而非与承平军相争。
贵阳的永历得知洪承畴病逝后,在宫中愣了好久,最后当着把守他的贵州巡抚张国柱的面,为洪老学士的死落下了几滴眼泪。
林天擎哭着记下教员的遗言后,洪承畴又挣扎的唤张大元。这张大元和已投承平军的王.辅臣都是顺治派给洪承畴的侍卫。吴三桂举兵反清后,张大元也绞了辫子,现为昆明总兵官。
吴军本为清军,南下之初军粮乃是清廷集举国之力从东南调运而来,承平军攻入湖广,一下堵截了西南清军粮草,再加上南都沦亡,遂使吴三桂有摆荡心机。尔今吴三桂举起反清复明灯号,麾下近二十万众,单靠本来军粮积储和云贵未几的粮草支出,自是难以支撑雄师作战。这也是为何吴三桂迟迟不肯归正的启事,他担忧一旦举兵,粮草没法支撑他打入汉中,篡夺陕西。
洪承畴又以永历帝朱由榔的名义广招云贵境内躲藏、归隐的前明官员,别离予以任用,对曾参与过那嵩父子造反的土司也既往不咎,各给官拉拢,又命各地驻军招揽流民,开开荒地,对费事百姓免除赋税,除此以外,还收留归返了数万当日昆明大乱时随朱由榔西逃的昆明百姓。在洪的大力整治下,仅云南一省,数月间就清户增丁十三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