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与徐阶间的陈年旧事,让朱安然不由想到了当代的一个段子,说的是如果你叫XXX,你的大老板写了“XXX小人,永不叙用”压在办公桌透明玻璃下,大老板每天一坐在就能看到这几个字,你每天来大老板办公室汇报事情,也能看到这几个字。
当然,嘉靖帝也通过了廷议大臣的几个发起。
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个事理是颠簸不破的真谛。终究在武当山建元岳行安神之礼的用度,还是从国库出的。
提起羊毫,朱安然设在了当场,只觉的手里的羊毫足足有千斤重,难以接受其重,一笔也下不下去......
当朱安然从走神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大殿里的廷议已经有了阶段性停顿了。
朱安然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吕阁老说的是本身,赶紧起家向吕阁老请罪,先认错请罪,后一脸诚心的说本身初度草拟文书,没有经历,不免有几分忐忑,唯恐出错,这才下笔有些迟了。
各地坐派的京料银,总计一百余万两,限本年十月前全数解交至户部太堆栈,违者究查上官。
很快,朱安然等人便被吕本吕阁老构造起来,草拟公文。
朱安然跟李春芳将内阁存档的募兵、修边墙的记录找了出来,那些没有募兵、修边墙、雇募的州府,就要坐派京料银。
看朱安然诚心认错,又看在徐阶的面子上,吕本面上的不悦减了几分,摆了摆手让朱安然坐下,下不为例,令一旁的官员给朱安然一份文书样本,令朱安然照本宣科。
“哎,哪个谁,你如何不写啊?”
当然,只是出了大殿罢了,今晚还要加班,本日廷议的的事情,都要连夜构成文书,下发各地呢。
朱安然也跟着世人出了大殿。
但是,人家徐阶呢,徐阶不但没辞职,人家还一步步干到高管,进了董事会了。
第三件事,是嘉靖帝直接安排下来的,嘉靖帝以为诸边军饷、修边、赈恤等诸费过量,这一年前前后后都快一千万两银子了,用度太庞大,思疑此中有虚冒侵苛之处,交由给事中、御史,令其往各边查勘相干用度,弹劾此中虚冒侵苛之官员。
哎
徐阶这一发起,嘉靖帝当场就点头批准了,然后安排了下去。
起首通过的发起便是坐派京料银。这个是以户部尚书孙应奎的建议为根本,经过严嵩等人修改后,综合得来的第一条足用之术。
老百姓分外增加的赋税,都是本身等人草拟的印发的公文,朱安然就不由得不寒而栗,额头出了精密的汗渍......
看到这一幕,朱安然内心有些怪怪的,不晓得嘉靖帝还记得他当初刻在大殿柱子上的“徐阶小人,永不叙用”这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