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中午,李振一行人到达瀛洲,稍作逗留,采办了一些行军路上需求的口粮外持续出发。
“早就听徐国公提起过你,只能说盛名之下无虚士,果然是少年英杰!”
说实话,如许一个大人物,就算真的乘坐马车出行,他们恐怕也不会想太多。
“老夫已经收到了天子秘旨,两万精兵已筹办伏贴,随时可战。”
饭菜相称反面胃口,不但很素,并且口味很难吃,李振吃的很辛苦,幸亏没有透暴露来。
单单是一座安东都护府内,便有不下七万控弦之士,如此兵力,小国拍马不及。
只能说,大兴能够称霸关中,威服四海,并非没有启事的。
看着河州郡公脸上不加粉饰的高傲,李振顺势奉上一记马屁:“郡公好本领,本将佩服!”
副将赶紧改口,道:“是,李将军,河州郡公已经点出了两万兵马,就在东营,随时可战。”
河州郡公呼吸短促了几分,一把抓住李振的肩膀,镇静道:“如果有这么一天,老夫愿做前锋,踏上高句丽国土!”
驾马入城后,李振目光四周扫动,不由咂舌。
不过再如何说,李振的伤还是担搁了路程,本来只需求七天的路程,花了十天,李振一行人才终究赶到安东都护府。
既然要带着两万雄师东征大和国,李振就必须对这支军队有所体味,不然到了疆场上,万一有人不平参军令贻误战机,那就太迟了!
“此话当真?”
没体例,一起急行军,天雷军的体力耗损很大,何况李振对辽东军的两万兵马并不熟谙,不成能立马出挞讨伐。
“是。”
进了将军府来到中院正厅,厅内已经筹办好了宴会,只是好菜略显平淡,比之李振常日的吃食天然是不如的。
听到这里,河州郡公不由面前一亮。
杜方领命,带着李振的官身文书和虎符走上前去。
身为周天恒亲身任命的征东军行军总管,河州郡私有来由信赖,李振的每一句话都不是无的放矢。
但此地毕竟是边陲,每一粒米都是将士们的口粮,李振不能,也没有资格抱怨。
“军中禁酒,老夫亦多年未曾沾酒,便以茶代酒,为李县伯拂尘,愿我大兴铁蹄,东征大捷!”
“与老夫无关,是将士们舍生忘死的厮杀,才气让辽东城固若金汤。”
作为军事重镇,这里的统统事件都交由颜洪掌管,天然也就没有刺史府的需求。
念至此,杜方找来了颜洪的副将,带着李振等人直奔大营。
“颜将军谬赞了。”
李振的身份,他们无不一清二楚,新晋县伯,深受陛下恩宠。
“天雷军总督,征东行军总管,三黄县伯李振,请河州郡公准予入城!”
李振没有推委,带着蒲鹏池等一众天雷军徐行进城。
河州郡公循名誉去,刚好与李振对视一眼,目光中透暴露一抹赞美之色!
李振也端起茶杯,笑道:“东征大捷!”
“李县伯...”
“少郎君,要不要给您烤点肉?”
无形中,一个名为军心的东西正在缓缓凝集。
李振这才安静道:“本将李振,见过河州郡公。”
“算了吧,没甚么胃口,在此之前,待我去看看虎帐吧。”
李振忸捏的笑了笑,道:“是极是极,可否请河州郡公为本将解惑?”
作为驻扎在辽东,抵抗高句丽的存在,与其说是城,更像是一个大型的虎帐。
“李县伯久居都城,对安东都护府不甚体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