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侃侃而谈:“如果这位掌柜感觉书店便宜,能够去书店买,但书店也是从我们这里拿的货……我们今后统统连环画出货都遵循五十文,不会供应零售停业,同时批发量少了,我们还会定五十五文乃至是六十文。至于你们运到别的处所卖多少,跟我们没干系。”
“今后我们的画册会有防伪防盗标记,就是印上一种特别图案,别人想捏造非常困难,一旦我们把画册的名声打出去,浅显百姓只会认我们的画册是正版。再者我们的技术先进,就算别人仿照,也是邯郸学步不得精华。”
沈溪要做的是根绝盗版,充分包管印刷作坊的利润,他能够作为发行商,把发卖终端订价的权力交给书店和贩子,让他们做代理。
有了沈溪的智谋和惠娘的大力支撑,印刷作坊第二天就开端扩大,先是找木工做印刷东西,再就是惠娘出马请人。
沈溪伸脱手小巴掌晃了晃:“五十文。”
沈溪阐发道:“按每册一千本起印计算,以现在纸张和油墨代价,刨去雕版和印刷的野生和每月作坊院子的房钱,差未几是六到七文钱的本钱。如果印数多了的话,我们的本钱还会降落。我们卖五十文,红利颇丰,只是增加人手这个有点儿困难。”
沈溪心中忧愁,毕竟他年纪太小,有些技术不能亲身实际,只能教给这些印书徒弟。如果他们见利忘义投奔那些行商,那之前的所作所为就白搭了,以是拉拢这些技术职员是当务之急。
惠娘严厉隧道:“姐姐还是听听小郎的主张。”
等这些行商走了,两家人以及被呼唤过来的几个印刷徒弟看着那一堆银锭感受置身梦中。
中年行商回过甚跟人合计一番。
这些个行商怒形于色,被迫先交定金,还要接管提早交货,仿佛太窝囊了,但毕竟是卖方市场,天下能印连环画的仅此一家,有好的故事作为底本,不怕今后连环画卖不出好代价,在贩子逐利的大前提下,只能忍气吞声。
买卖说完,剩下的就是坐下来核算本钱以及如何完成订单。有了这个订单,接下来必定得增加印刷作坊的范围。
周氏大急:“咱才刚赚了这点儿银子,要真有如许的人,该如何防备才好?”
本来大师都感觉这一家孤儿寡母,应当很好对于,谁晓得上门就碰了硬钉子。
跟着宁化以及周边府县印书热,油墨代价跟着上涨,纸张也比以往贵了两成。
“那不跟城里书铺卖的代价一样?”中年行商非常不满。
惠娘笑着点头:“小掌柜的话,就是我们的话,你若不肯意,那就毋须再谈了。”
中年行商嘲笑:“你就不怕旁人不进货,最后烂在手上?”
“那我们把画书进归去,发卖不出去是否能退货?”
但在涨价之前,沈溪已经提早判定出代价趋势,早就把该买的东西买了返来,并没有影响作坊的平常运营。
银子送到,既有现成的官银银锭,也有成箱送来的铜钱,合起来一共五百多两银子,连见惯世面的惠娘看了都不由心潮彭湃。
“就是来偷学我们技术的人,他们在我们这儿做几天活,学会技术后,就会给那些无良的贩子做事,咱就没得赚了。”
油墨则分歧,需求懂行的人来调配,而现下的油墨质量参次不齐,沈溪的意义,转头既然要做这行当,就不能在原质料环节掣肘于人,短时候内没法自行调配油墨的环境下,先趁着低价购入一批,转头详细的油墨配置则由自家建立的油墨作坊来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