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娘抿嘴一笑,用温和娇媚的目光瞥了沈溪一眼:“要说最大的功绩,还是要记在小郎身上。当初药铺半死不活的,若非瘟疫时给人种痘,百姓怎会记得我们的好?进而帮衬咱的买卖?”
没钱有没钱的苦,有钱有有钱的烦恼。周氏只是个浅显妇人,之前在药铺的分红很多,但大多数都上缴给了老太太,现在赚了大钱,却瞒着家内里,一时不知该如何自处。
沈溪一本端庄地说道:“娘,这叫做卖方市场,连环画只要我们才有,他们爱买不买。如果画印出来没人看,他们卖不出去,哪怕求着他们他们也不会理睬咱。这门技术毕竟经不起研讨,趁着别人还没摸透,咱干脆一次性把钱赚够。”
本来周氏很想狠狠骂沈溪一顿,听惠娘这么一说,她脸顿时红了起来,“还是mm会做谋生,那就先印这么多吧。”
周氏面有愧色:“mm清楚是讽刺我……我一个平常妇人,没有力量做不得重活,只能看看铺子。这药铺和印刷作坊本没我甚么事,你却两边都给我银子,我拿着内心不结壮。可惜自家运营的茶肆归别人掌管,不然姐姐好歹算是茶肆掌柜。”
周氏羞赧:“若非我们一家人走投无路时为mm收留,也不会有本日。提及来,满是缘分,能够是上天让我们两家人相识相知相守。”
到底才做了不到两个月,就获得这么好的成绩,比起药铺的红利更高。
沈溪在中间撇了撇嘴,心道,干脆你以身相许好了。但这类话实在不是他一个小孩子能说得出口的。
宁化县城沿街的店铺代价不贵,但一处像样的宽广店面,起码代价一百两银子,而印刷作坊的园地固然不临街,但颠末几次扩大后占空中积不小,加起来也得有一百两银子。惠娘本来只是想租处所做买卖,如许手头就会有更多的活动资金,但听到沈溪的话,运营理念一时候有所摆荡。
这两万多册连环画是《童林传》的第一集和第二集,内容未几,但因为情势新奇,早就有很多人想采办旁观。
跟着订出去的连环画印刷结束,接下来印刷作坊要印制一批连环画到城中书店出售,满足处所百姓的浏览需求。
“甚么!?你小子还想再进步?咱印一本册子才六七文钱,你已经收人家五十文了仍然不满足,这不是坑人吗?”
沈溪对宁化百姓的采办力做过调查,以为每册连环画,宁化县城以及周边州里能消化的数量不超越六百本,之前已经印制了一百本,现在只需求再印五百本,市场就根基饱和了。
周氏带着几分担忧,道:“mm,这银子扎手啊,如果不跟家里那没知己的说,总感觉对不起他,但如果跟他说了,他必定把银子拿去弥补茶肆的亏空。如许吧,钱还是留在账上,能用就用,转头知会我一声就行。”
惠娘是有扩大野心的女能人,她常日里糊口没有依托,只能把心机放在运营上。赚到银子,她的设法不是去买田买地,而是扩大出产,从之前运营药铺上,沈溪已经看到惠娘的优良特质。
惠娘却很了解:“姐姐别怪小郎,小郎做得很对,如果被那些人占有主动,那咱的利润就会摊得很薄。现在确切需求外埠贩子来给咱出货,但明面上也不能让他们晓得咱要靠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