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谨遵将军令!”世人站起来,异口同声道。
……
”主公谬赞了!“阎象谦善道,”主公贤名远播,必能扛起答复大汉的重担!“
王越一改神出鬼没的习性,每天出没在水镜书院,喝茶看书,偶尔来了雅兴还露几手绝世剑法,深得南阳学子的崇拜。司马院长特聘其为水镜书院的客座教习,能够不定时开设兴趣课,教书院的学子剑术。在司马徽的主持之下水镜书院已经成为南阳地区最大、也最负盛名的书院,其影响力直追襄阳鹿门山书院与颍川书院。从水镜书院毕业的第一批学子,已经到南阳各县就任,成为南阳郡的生力军。当然,王越之以是对书院感兴趣,是因为书院新聘了一名女教习,对于“墨学”一门专研颇深。
“墨学”一度被大汉列为禁学,各大书院都对其避而讳之。但水镜书院想来不走平常路,连医学、算学、包含黄月英开设的构造学,这些闻所未闻的学科都堂而皇之地停止传授,为甚么就不能多一门“墨学”呢?这名精通墨学的女教习,姓何名莹,传闻是卫将军何咸的远方表姑……
“恭喜主公!道贺主公!”其他众将纷繁恭贺袁术道。
何咸麾下,现有谋士郭嘉、李严、黄月英三人;有武将文祥、魏和、赵云、文聘、张辽、魏延、高顺、李风(一阵风)、王笑笑、风无极等人,统领南阳军和郡县兵总计三万余人,也算得上是一方诸侯。
郭嘉无法地看了赵云一眼,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大将军的仇当然要报,但讨伐董卓,我南阳军也必须参与!”
”奇策啊!子善大才,不在张子房之下啊!“袁术听到阎象的主张以后,喜笑容开。
“此番诸侯会盟,本将欲领智囊郭嘉,射声校尉文聘领、长水校尉魏延,步兵校尉高顺,屯骑校尉张辽、越骑校尉赵云及麾下军士总计一万两千余人出战。本将不在期间,南阳郡事由骠骑将军何苗定夺,李严、文祥、魏和、李风、王笑笑帮手!诸位可有疑意?”
此前伤亡惨痛的面甲军,颠末弥补和调剂,回到满编的五百人。加上从洛阳回归的何乾的特战小分队,总计五百八十八人,为何咸的亲卫营,由赵云统领。
待世人落座以后,何咸把檄文递给何强,让其给大师传阅。
高顺的陷阵营由八百扩编至三千。高顺擅用军阵,其建军的思路是以五百报酬一部,或皆用鈎鑲,或皆用刀盾,攻防一体,在小范围战役中能力惊人。当初何苗带着高顺在荥阳平叛的时候,高顺就是以麾下五百陷阵营军士先抵挡住数千叛军的数波进犯,等仇敌士气式微以后,再乘机展开反击,一举突进叛军的中军,灭掉贼首,被观战的何苗引为天人。
何咸同意郭嘉的定见,点点头道:“讨伐董贼是国事,杀袁术是私仇。我等不能因为私仇而影响国事。更何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袁术、袁绍觉得我等并不晓得他们是殛毙大将军的凶手,故而我等能够冒充巴结,等讨伐董卓事了以后,再让他们血债血偿!”
既然何咸这么说了,赵云便不再有甚么贰言。其他人等也纷繁点头,同意何咸的论点。
“杀大将军的凶手当中,主谋是袁术,但袁绍也脱不开干系!我等还要呼应其号令吗?”赵云一向对没能挽救何进的事情耿耿于怀,故而对袁氏怀有很强的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