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袁术,安定江淮以后,何咸向汉帝保举了一多量官员。除了调任桥瑁为扬州刺史,袁涣为九江郡守,又任命从会稽逃命而来的王朗为庐江郡守,共同西中郎将甘宁对抗孙策的江东军。在徐州,何咸保举原长史陈珪出任徐州刺史,陈登为琅琊郡守,糜竺为东海郡守,赵昱为广陵郡守,曹豹为彭城郡守,吕范为鲁国相。臧霸拜为奉义中郎将,领三万丹阳劲卒,驻守徐州。糜芳迁为镇海校尉,领徐州兵一万,卖力组建大汉水兵。
袁术的十万扬州兵要规律没规律,要士气没士气,何咸底子看不上。让臧霸遴选了一万人弥补到丹阳劲卒当中,其他九万余人全数交给桥瑁、袁涣用于屯田。江淮地区本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百姓充足,却被袁术搞得乌烟瘴气,灾荒频繁。几年以内,扬州地区恐怕很难给南阳军供应太多的后勤支撑。
何咸固然很想一睹传国玉玺的真容,但找不到也没法强求。比拟于玉玺,何咸现在更在乎的是快速稳定江淮地区,本身才好脱身北上。北方传来动静,袁绍已经出兵,正式参与黄河以南的战事当中!
何人换走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现在那边?没人晓得切当的答案。
汉初平六年(公元195年)十月初七,走投无路之下袁术闭锁了皇宫,手持利剑斩杀了后宫的上百妃子,然后度量装有传国玉玺的木匣,燃烧自焚于他的大成国龙椅之上……
何咸任命袁涣为九江郡守,卖力安抚袁术旧部,同时,调任桥瑁为扬州刺史,全面主持扬州政事。说是主持扬州政事,实在何咸麾下的扬州不过九江、庐江两个大郡,也就是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长江以南的丹阳郡、吴郡和会稽郡皆在孙策的统治之下,而豫章郡现在刘繇手中。
张勋、乐就、梁纲、雷薄、陈兰等将别离充分到飞骑军、南阳海军和丹阳劲卒全军中。
曹操败北,纪灵败北,徐州战事一塌胡涂。魏延、庞德带领的浮槎军却一起高歌大进,沿途各县纷繁背叛投降南阳军。浮槎军几近兵不血刃冲破了安风津,直逼寿春城。暴怒不已的袁术本日又斩杀了四名不利的侍郎,七名不长眼的寺人。
向曹操、袁绍的救济信早已经收回,但是袁绍路途太远,曹操本身还在跑路当中,天然迟迟得不到答复。孙策倒是情愿采取袁术到江东出亡,但前提是让袁术去掉帝号,奉上传国玉玺作为礼品。袁术考虑很久以后,还是没有承诺下来。
荀彧劝谏道:“鲁县一战我军丧失三万精锐不说,还丧失了大量的粮草辎重。现现在青、兖两州州库空虚,主公如果强行开启大战,如能速胜统统好说,如战事转入胶着则结果不堪假想!”
袁术身后,麾下的文武百官纷繁作鸟兽散。以阎象为首的一批人带着金银金饰乘乱逃离了寿春,其他人则在袁涣、张勋的带领之下,举城投降何咸。何咸进驻寿春以后,命人清理了被焚毁的大成国皇宫,找到了袁术被烧焦的尸骨。在尸骨的怀中,找到了一块疑似传国玉玺的印玺。经鉴定,却发明该印玺是枚假货。真玉玺应当是在袁术死之前就被人偷换换走了。
话说曹操狼狈逃回兖州以后,敏捷召回了夏侯渊的三万精兵,再调集青、兖两州的兵力总计十万,筹办与南阳军决斗,为夏侯惇、曹休之死报仇!说是报仇,实在也是为了洗刷本身败北的热诚。但曹操的决定遭到了他的两位谋主荀彧和戏志才的激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