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有些迷惑:“先前在寿春不是围点打援乎?”
“主公,末将不累。”许褚忙躬身抱拳,咧了咧嘴,又道:“这汝阴小城残破不堪,主公若使末将带五百报酬先登,不消半个时候就能攻入城内,砍了袁术狗头,献于帐前,主公也不必在此安营,早回雒阳坐镇大局。”
张辽对臧霸的所思所想略有发觉,他没想到竟是因为昌豨的叛变获得了臧霸最大的认同,发笑之余,不由心中感慨了一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拟臧霸的忠心,昌豨的叛变实在不算甚么了,何况昌豨本身就是个几次无常的小人,不敷挂怀。
这一次豫州之行,他与诸葛亮学了很多,深切的体味到了师父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要义。
但就在一个月前,泰山寇中留守徐州的昌豨背盟弃信,兵变于东海琅琊,置在京师的几个兄弟于危难,令臧霸又惊又怒,更是惭愧,向张辽请辞军职与兵权。张辽却不但没有责问,采纳了他的请辞,更在豫州之战中对他委以重担,并且是最首要的环节,臧霸戴德涕零,誓死以报,以是才在颍川打得袁术暴跳如雷。
“不错,不过先前在寿春,是围寿春打袁术,现在在汝阴,是围袁术打寿春。”郭淮口中解释着,眼中暴露爱护之色。
而臧霸对张辽更是戴德,当初他们几个泰山寇投奔张辽,张辽未曾嫌弃他们的出身,令他执掌重兵,镇守京师重地,这是多么的信赖与重用!
袁术的上风是兵力薄弱,张辽便避开了锋芒,并通过围点打援变更袁术,将袁术的兵力上风转化为矫捷优势,十余万的雄师行进起来极其不易,很轻易崩溃,这时候的数量上风就是优势了。
再加上一些张辽气势的激将小计,无伤风雅,却让袁术在城头吐血,而张辽则在帐中轻松喝茶,这就是本事,这就是差异。
许褚不介怀谁答复,他只要答案,看着诸葛亮进帐,眼巴巴的看向了郭淮。
高傲的人很不轻易被佩服,但一旦被佩服了,那就是平生忠心不二,誓死保护,毫不会叛变。
可贵许褚能说出坐镇大局这番话,张辽不由哈哈大笑:“仲康亦忧雒阳乎?”
张辽的境地和布局才气比之当年无疑高了很多。
许褚很有几分赧然:“末将看主公感喟,担忧雒阳,故而愿为主公分忧。”
感遭到张辽的体贴,许褚心中感激,抱拳慷慨有力的道:“主公知遇之恩,体贴之意,末将感激不尽,自当肝脑涂地,奋死报效!”
袁术的优势是兵马稂莠不齐,军心不强,一旦遭遇波折轻易生乱,以是张辽让杨汉与蒋奇几次骚扰,将袁术的兵马扰的民气惶惑,乃至于一个天降暴雨就是七零八落了,如果平常时候必定不至于此。
中帐以外,看着臧霸躬身一礼后拜别,张辽转头看向守在帐前的许褚,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仲康,去歇息罢,汝不必不时守在这里,帐前让兵士轮值便可。”
张辽看本身不过随心一句话,这个诚恳人就这般冲动的模样,不由无法,摆摆手:“先去歇息,莫要在攻城时打盹打盹,丢了本将的面子。”
仰仗这两次围点打援,张辽就轻而易举将豫州战事掌控了。
许褚咧嘴直笑,心中又有些迷惑,不是兵贵神速吗?为甚么不当即攻城?甚么时候才是攻城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