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魏文魁 > 第十三章、曹魏五京

我的书架

“况周之兴也,都在镐,其衰也,都于洛;汉之兴也,都在长安,光武其东,羌乱不平。是知居西则安,居东必荡矣。”

“昔汉高祖定鼎洛阳,独娄敬请都长安。高祖以问留侯(张良),留侯曰:‘洛阳地步薄,四周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宁,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逆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今陛下起自关东,先定兖、徐,复平宛、洛,则东国无事,所忧者在西,乃定关中,以向凉、益,服羌胡而控西域,不亦宜乎?

乃定五京,以洛阳为京师,长安为西京、安邑为北京、许昌为南京,复以天子故籍之沛国谯县为东京。

礼部享祭司郎中高堂隆上奏,说曹魏政权因“当涂高”之谶语,且自汉禅让得国,当由汉火生魏土,应之土德。汉桓帝时宋、楚之间见黄星,汉灵帝时有黄龙现于谯县,黄为土色,此亦皆为土德之明证也。汉朝是怕被水给克了火,以是改洛阳为雒阳,现在我朝水生而土润,正不必避讳,要求仍旧改回洛阳原名。

但是毕竟旧汉朝的凉、益二州尚未安定,吕布临时非论,刘备自汉平分道而出,能够直抵长安,故此群臣都觉得悬危,不必定都关中。终究太宰荀攸等人建议,仍都雒阳,获得了群臣拥戴,天子首肯。

但是虽都许昌,就实际上而言只是临时行动,倘若汉室不亡,终有一日要回迁故都的,故此乃缓缓修复雒阳城。比及钟繇继任为司隶校尉,夏侯惇为河南尹的期间,终究得以分开狭僻的河南县,返回雒阳。只是十数年间,城池虽完,宫室未复,直到以魏代汉,决定了定都洛阳今后,天子才命工部尚书杜畿督营宫室。延康二年正月,南宫初竣,天子始率百官,自安邑铜雀台移居于此。

各郡考生都由郡吏引领,一一查对身份,查检所携后,才被放入寺中。这年代测验比后代要简朴很多,一则并非连考三天,考生不必在考场上用饭、睡觉,以是只准携一竹筒或一皮袋净水,不答应带别的吃食;二则所考多为策论,需求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以是也不怕你夹带小抄,只要别过分度——比方说直接把《字典》揣在身上——抄检的军士自也不会多事。

逮至以魏代汉,曹氏践极,议及都邑地点,柱国夏侯元让等建议仍处安邑。太傅曹去疾等建议迁往许昌,太尉是宏辅则属意长安。是宏辅说了:“安邑在河东,山川包夹,诚利于守而倒霉于攻。然吴子有云:‘在德不在险。’都于险要。必忽视于德,非可长治久安者也。许昌在东,四方辐凑,全无地理之险,亦不敷为天子寓所……

与此前的郡内初试不异,科举亦分两场,第一场是简朴的经义,首要考查你于经籍是否熟稔,笔墨是否通畅,笔迹是否工致罢了。还是给出三道题目,择一而答。

天子本来不如何信这些有的没的,可只是改个地名罢了——这年代又不象后代,上到国度档案,下至处所标牌,全都得点窜,改名的本钱太高,此际天子一声令下,说改也就改了,费不了几个钱——无伤国计民生,是以当即准奏。

推荐阅读: 超品狂医在都市     弑天刃     厚黑救世主     宠妃策     禽不由衷·总裁,吃完请认账     我的绝美房东     捡个女神总裁当老婆     穿越山匪之妃要种田     大撞阴阳路     都市之仙路重开     娱乐圈暖萌来袭gl     贵圈真乱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