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每个儿童的长处都一样多,他们的特性常常就是他们的长处。这些长处是储藏在儿童心中的种子,需求合适的时候赐与恰当的种植、恰当的津润,才气萌发、生根、着花、成果。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太善于发明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长处却感受痴钝,整天对孩子充满了攻讦和指令。孩子心中本来能够生长起来的长处的种子,老是遭到冰雹微风霜的打击,不能很好地生长,直至枯萎或灭亡――这就是为甚么很多孩子到最后真的浑身缺点,很难找到长处了。
有的家长在孩子的优缺点题目上,好的方面会表扬,坏的方面也会及时指出。这处置理上讲是没错的,但如果操纵体例不当,也能够会呈现一些题目。
教诲全在细节中,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啊。
她担忧地问我,孩子有很多坏弊端想让她改,那如何办,莫非如许写下来给她提个醒不好吗?我说,当然能够提示,但要换种说法,要把孩子统统的“过”变成“功”来讲,即起首从家长的认识中就要“只设记过簿,不设记过簿”。
不管是以什物情势还是在本身的内心,父母都要为孩子设立一个小本子。只设“记过薄”,不设“记过薄”。珍惜孩子的名誉感,制止奖惩性记录。儿童没有错误,只要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发展空间和生长能够。家长应真正从内心赏识孩子的不成熟,从不成熟中看到美。如许你才轻易翻开“记过簿”,而不是一看到孩子的失误,就不由自主地翻开“记过簿”。
我把这个别例对一些家长讲了,有的人乃至说:这是因为你的孩子从小表示得好。我的孩子每天让我头痛死了,那里有甚么值得记录的功德。
现在圆圆上大学了,“记过簿”已成为我家的一件“文物”,成为她幸运生长的见证。我们感受,设立“记过簿”是个较好的体例,我们从没用钱嘉奖过圆圆,来自父母的嘉奖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没法用款项计算代价,却非常贵重,帮手我们培养了孩子很多好品格。
我的老友还是有些担忧,问我,孩子的缺点就不要指出来吗?不指出来,她的缺点总也改不了,能够会越来越严峻,那如何办呢?
她10岁上月朔,住校,一周回一次家,开端不风俗,想家想得哭。她第二周返来讲这周没哭,我就从速给她记下“住校第二周就不哭了”。这一期间的“功劳”根基上都和她住校糊口有关:“被子叠得整齐,遭到教员表扬”,“本身洗衣服,洗得洁净”等。这些是她生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涵的进步和生长。有一次她和我产生争论,辩论中我们情感都有些不快。但她不是过火地保护本身的观点,而是能一边辩论一边思虑,一旦熟谙到妈妈说得有事理,就中断回嘴,然后和妈妈一起理清思惟。这是她的成熟,也是一种美德。以是我也把这件事记到小本上,并奖一朵小红花。这让圆圆进一步明白,辩论是为了明辨是非,而不是为了驳斥对方。
因为设立“记过簿”是为了达到催化感化,使孩子从偶尔的杰出表示中获得自傲和欢愉,使这偶尔行动最后成为孩子的一种稳定行动。同理,把孩子缺点也白纸黑字地写出来贴到墙上,不竭地提示,也能够使这些行动稳定下来――本来想丢弃的坏东西,在这类刺激下很轻易让孩子给本身定性,觉得那些坏风俗是本身必定的行动。最后成果是,长处会稳固成为真正的长处;缺点也会稳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