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笔一划极其当真的笔迹,竟然酷似他当年在这个年纪时写出来的字。但是,如果他没有记错,承谨从小以病弱的借口被天子关在观文殿,没有好好接管过真正的皇子教诲。既然如此,这一手字是如何练成的?天底下如何会有这么巧的事?如何能够有这么偶合的事?如果不是偶合,又是何人所为?
帝选!
外人存眷秦王府招贤,真正进入秦王府的那群人,却都在头痛于秦王傅高廷芳和秦王长史韦钰的暗斗。这天一大早,当高廷芳的马车定时驶入秦王府的乌头门,而后在正门口停下来时,两老带两新的四个门房迎上前来,有的安排车马,有的号召早就给高廷芳筹办好的肩舆,另有的则是和侍卫侍从们套近乎,比及将高廷芳送出来,他们重新回到门上,一面预备号召那些白日会簇拥而至的士人,一面少不得悄悄嘀咕几句。
看到那一卷卷纸色微微有些黄旧的东西在面前翻开,看到那一笔笔熟谙的笔迹,饶是高廷芳已经有所预感,此时现在仍然心潮彭湃,不能自抑。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持续问道:“韦钰看过这些吗?”
见承谨寂然受教,高廷芳迟疑半晌,还是决定捅破那层最残暴的窗户纸:“自从清苑公主,另有你获赐这座秦王府的事情以后,我就探听过怀敬太子的事,也获得了他昔年的一些笔迹。如果我没认错,你一向临的这些描红和临帖本子,都是他的。但是,我只听过临帖要临古今书圣名流,却没传闻过要临一个本身都称不上大师的人。”
畴前,通过颖王和凉王这条门路出人头地,继而崭露头角的官员,也并不是被称之为颖选又或者凉选,而是韦选和纪选。现在秦王承谨幼年资浅,谁也不会以为这阵容是他本身造出来的,而是将其视之为天子的代言人。是以,过了秦王府那道门槛,立时便是通天之路,帝选之途,这已经成了北地士人公认的一条捷径。
秦王府的这场招贤纳士,历经大半个月后,竟是成了全部东都城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