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鹤唳华亭:惊心动魄的宫廷权谋 > 第84章 竹报平安(2)
话既至此,长和亦不必再多问,只是又将来意向定楷汇报导:“东朝半月之间,竟有近旬日宿在顾氏阁中。殿下当日叮嘱不必弃卒,臣心中还存疑虑,竟未想到殿下一虑竟然深远至此。”定楷微微点头,似是并不想接管他这奉迎,笑道:“我不过也是个庸人,张陆正就戮之时,我何尝未曾动过这份心机,毕竟她的仇家只在张氏,而不在东朝。只是我没有想到,东朝于她,用情会一深如此。她这条命,算是东朝救下的罢。”见长和又想开口,摆了摆手道,“我晓得你要问甚么,先不必叫你的阿谁兄弟出面。便是这东西”他将手边羽钗同那少年写的信一同封入函套收起,道,“也自有效它的时候,却不必在此时。后日将那人送出京去,好好安设照顾。”
定楷淡淡一笑,道:“天意向来高难问。只是你,始可与言诗矣。”适逢方才送那位少年拜别的内侍返来复命,便随口交代了几句近两日可伴随其在都城内玩耍,但务须谨慎之属的话,又叮咛道:“他的事情今后便移交常总管一并代理。”便勒令那人退去。他似有隐蔽话要说,长和遂走到门口,斥逐世人,亲身闭门返来奉养。定楷笑道:“不必如此。”手拈着那封信几次把玩,也不提其他,单单问道:“明安大人乡梓何地,你可晓得?”长和答道:“他是华亭人。”定楷道:“不错。他本籍虽在并州,但自他高祖便移居至华亭,以是他当年两榜得中时,在世人眼中,已经算是个标准的江左才仕了。”他俄然提及了李明安的家世,长和固然不解,亦未几口,只是叉手肃立,以待下文。定楷取出少年方才留下的羽钗,对着窗口细看。每根细细的羽绒都在微光下散射着点点斑斓华彩,那束羽钗汇合起来,如同一个斑斓的华彩的旧梦。清浅的河滩上,发展着丛丛蒹葭,蒹葭上的露水,打湿了孱羸少年蔽旧的袍摆。翡翠蹬开一茎芦苇,像一支青蓝色的箭,突破淡淡水色天光而去,清浅河滩上遗留下了一枚两枚羽毛。已经一无统统的少年,将他能够寻觅到的这最斑斓的东西保藏起来,但愿有朝一日能够作为礼品送给本身独一的亲人。
定楷笑道:“当时引众弹劾他的,便是这位与他素有龃龉的陆御史。以张陆正为人,则一定有贿赂之事。但陆御史风弹,亦是他职分所属。此过后经卢世瑜补救,张由刑部转迁吏部,算他因祸得福处。陆则因脾气过于狷介,难见容于长官及同僚,不久便去官回籍闲居。”
定楷点头道:“若公然是她亲眷,张陆正此事办得亦不算恶毒。只是李柏舟之妻陆氏,虽与这陆御史也是同亲,或者百年前亦是通家,但到当代早已互不来往。李氏案起,刑部主理,张陆正干预,念及这桩旧恶,便阴令杜蘅将这陆家划作李氏的妻族,一笔瓜蔓抄了出来。当时李明安所遣来使,陈述起此事,言及钦命大狱,刑法酷烈,不肯待及天明,竟连夜将人锁拿而去。”摇了点头道,“当年陆家的幺子不过五岁罢了,张陆正行事,当真是不与别人留半分余地。”又笑道,“不过若非如此,又怎会也不与自家留半分余地?”
定楷叹了口气,持续说道:“华亭有一陆姓文士,家道平常,倒是本地几百年积世旧族之余。这位陆姓士子与李明安本来有些私交,又是同科进士,再有了这一层情分,以是寿昌七年,陆姓人家为李柏舟一案连累所累之时,李明安便为这旧友想到了拜托齐王一途。只是齐王那期间陛下郊祀去了,来人怕事有担搁,晓得我与齐王同胞通好,这才又展转寻到了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