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说出来,王夫人真有几分撑不住,面皮一白,连话也有几分辩不出来。
“陶家?”王夫人听得内心一顿,却想不起究竟是哪个陶家。京中官吏颇多,陶姓虽不是大姓,但也不算小姓,一时提及来,特别这说得是科举清流一派的,她不免有些摸不准。
这事情一日说定,虽府中并无动静,但王夫人待黛玉却比昔日更添了三分软和。黛玉瞧着内心悄悄纳罕,却也无处说去,到底是舅母,原是长辈,就是与紫鹃春纤两个也没得细说的。反倒是薛阿姨瞧在眼底,考虑一阵,便往王夫人处探听:“我瞧着姐姐这些光阴竟添了几分顺畅,倒不知是甚么原因了?”
贾母见她如许,便转头摸了摸茶盏,也不吃茶,只渐渐地掀了盖子,且撇去上头一点儿浮沫。屋子里悄无声气的,只在背面那盖子碰了茶碗一下,悄悄的当了一声。王夫人到底是世情上面经历过的,立时回过神来,面上便换了神采,口中道:“老太太说的是。可这户人家倒是极好的,件件桩桩的,再挑不出一点不铛铛来。”说着,她便将陶藉一应环境说了一回,又道:“您也晓得,林丫头最得白叟家的心疼。那常家老夫人自来喜好她,又是亲眷,她如果感觉不好,那里能说与林丫头?只是这事须得细心,老太太并老爷也须得考虑,我便没一口答允下来。恰他们家也有那么一个意义,我考虑着,说不得便是天作之合呢。”
王夫人便笑着道:“老太太说的是,且不说旁个,现在老爷也未曾返来,外甥女的大事儿,总要他主持才是。我们妇道人家的,也就应酬女眷一类的,那里晓得应酬内里的。”
这么一说,常家夫人不由抚掌大笑,道:“如此说来,倒是天作之合了。既这么着,我便归去说一声,且将里头故事分辩明白。若两家真有如许的缘分,也是一件功德。”
听得贾母这话,王夫人虽还感觉有些不敷,倒也能松一口气了:看来老太太已是心动了,这一桩婚事虽不过起了个头,到底两下里成心,那里能就这么断了的。十有*,这事便就定了的。便是府里头不好传出风声去,这根子定下了,便再没甚么好焦心了。等着过二三个月,两下里若换了信物,再没甚么不当了!
王夫人面上笑容便浅了几分。
贾母正吃了半盏银耳百合羹,见她来了,便搁下来,取来茶漱口后,方点头道:“你来了。”王夫人笑着道了好,又问温寒。贾母便道:“摆布不过如此,你便是太拘着礼数,我们娘儿俩说话,大面儿过得去也就是了。”
常家夫人见她如此,还当贾家已然与林黛玉看中了甚么人家,是以考虑不定,便体贴肠笑道:“此人家再是好,这郎君再是好,到底与女儿遴选,总觉不敷的。这也是民气常理儿。不过,这陶家却真有一点不敷,我也不瞒您,他家虽看中林女人,却想着婚事慢些儿定下来。”
贾母听她一样样说来,内心便觉这如果厮配黛玉,恰是样样安妥,真真有几分天作之合的意义。但是转头想到宝玉上头,她不免又有些踌躇。宝玉待黛玉分歧旁个,她是瞧着真真的。天然,这一定是有甚么私交,倒是可贵打小儿起的情分,相互晓得各自的脾气,又是郎才女貌,细细论提及来,除却本身这个儿媳妇,旁的也并不差了那陶家甚么,且也能更全面安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