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岁这个时候,贾母又派人来接黛玉,不知怎的,林如海竟然同意,林煜和黛玉都没能让林如海窜改主张。黛玉只好清算行囊去都城,林煜想起原著中黛玉只带了奶娘和雪雁去贾府,现在贾母再三来接黛玉,可要多带几小我去。最后在林煜的撺掇下,林黛玉带了自幼奉侍的王奶娘,两个跟贾敏陪嫁过来的媳妇,和贴身的四个丫环朱鹤、青雀、雪雁、白鹭。这么多人,贾母总不会让黛玉住碧纱橱了吧,定要安排个小院子才是。
马车从船埠行驶了半个多时候才到林府,都城真够大的。
不过林如海这官船还是有特权的,很快就安排停靠船埠,筹办登岸了。留在都中看屋子的林管家也早早在岸边侯着,身后一溜十几辆坐人和拉行李的马车。
此时正值阳春三月,运河两岸已是春意盎然。相同南北的大运河从扬州到都城段长达两千多里,这两千多里的水路要走一个多月。不过林煜坐的是官船,能够优先通过关隘,别的船也会遁藏,二十来天就会到都城。
林如海牵着林煜穿过一道垂花门,两边都是抄手游廊,颠末抄手游廊,便是三间厅,厅后就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是穿山游廊配房。
因林管家有事要汇报,林如海便让林煜下去歇息。
这林管家年过花甲,手脚还挺利索的,见了林如海就跪了下来,冲动的不能自已,林如海又赶紧搀他起来,看他这把年纪,估计是看着林如海长大的,两人说了几句话,林管家又看到站在林如海身边的林煜,笑道:“这就是大爷了吧。”说完就要施礼,林煜侧身避过,林如海也道不必如此。
麦冬笑道:“是两个林管事的女儿,林管家的孙女。”
元和四十年春,林如海任巡盐御史已满三年,正要回京述职,林煜也跟着去了。
黛玉去了都城也有一年了,不晓得过得如何样。此次林如海去都城述职,林煜只说是想姐姐了,也要跟着去,林如海便带了他一起去都城。
这林管家也算是做到了一个奴婢的极致了,下一步就该学习赖家,求了主子,放了孙辈出去读书改换门庭了。
林煜站在船面向外了望,只见水面上舟楫相连,连绵数里,不见绝顶。这些船仅是漕船,为保漕运,浅显商船只能到通州段。这些漕粮供应着都城近百万人的口粮,不容有失。
在船上时,林如海也得了闲暇,经常考较指导林煜,加上刘夫子安插的功课,林煜反倒比在家时更勤奋些。
林煜跟着林如海来到正房,昂首劈面就看到一个赤金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荣靖堂”。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的青绿古铜鼎,地下两溜十六张檀木交椅。
麦冬应下,又命人打水来给林煜梳洗。待林煜梳洗毕就打发他睡下。
这日巳时,有小厮来报到了都中船埠。麦冬几个都晓得明天要到都城,行李都清算安妥了,听了信儿,跟着林煜来到船面,等着下船。
车上林煜问了麦冬这林管家的事,这林管家可不简朴,本身是上一代忠靖侯的贴身小厮,厥后升做管事的。他媳妇就是林如海的奶娘,林平林安都是他儿子,两人也是林如海的奶兄弟,难怪这么受林如海正视。厥后忠靖侯归天,林管事就成了林管家,林如外洋放的时候,林管家就留在都中帮林如海打理家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