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带着一群人出去,李纨迎上去,让碧月捧来一盘菊花,请贾母插花。贾母拣了一朵大红的插在鬓上,又号召刘姥姥戴花。凤姐儿拉过她来,把一盘花横七竖八插了她一头,逗得世人笑个不住。刘姥姥说:“我的头也不知修了甚么福,今儿这么面子。”世人说:“你还不摔她脸上,把你打扮成老妖精了。”刘姥姥说:“我年青时也风骚,爱个花粉儿,今儿当个老风骚。”
刘姥姥下了炕,向平儿问了好,说是新收了枣子、南瓜,又挖些野菜,贡献奶奶、女人吃个新奇。平儿道了谢,请刘姥姥坐,让人倒茶。周瑞家的提及那螃蟹,一斤只好称两三个,那么大两三篓,该有七八十斤。刘姥姥说,螃蟹五分银子一斤,再加上酒菜,得二十多两银子,这一顿的钱,充足一户庄稼人过一年的。她怕天晚了,出不去城,想早些见过二奶奶。周瑞家的到上房找凤姐儿,好一会子才返来,说是她投了二奶奶、老太太的缘,老太太要跟她说话呢!刘姥姥说她这土里土气的,怎能见老太太?平儿劝她不要怕,就和周瑞家的领上她,向贾母房里去。
来到沁芳亭,贾母斜倚雕栏坐了,问:“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说:“我们乡间人,到年下都上城来买画贴,想着那画儿不过是假的,谁知我进园一瞧,竟比划儿上强十倍!如果有人照这园子画一张,我带归去给他们瞧瞧,死了也值了。”贾母就说惜春会画,明儿叫她画一张。刘姥姥夸她是神仙托生的。贾母歇了半晌,领着刘姥姥到各处见地见地,先到了潇湘馆。紫鹃打起帘子请世人出去,黛玉亲身向贾母敬茶。刘姥姥打量桌上摆着笔墨纸砚,书架上摆满了书,就说:“这必是哪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拉着黛玉说:“这是我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说:“这哪像蜜斯的绣房,比上等书房还好。”
一个婆子走出去,叨教贾母演甚么曲子。贾母让她们拣谙练的随便演。不一时,响起箫管笙笛。乐声借着清风,穿林渡水飘来,格外委宛婉转,令民气旷神怡。刘姥姥如听仙乐,又有几分酒意,禁不停止舞足蹈。宝玉下席敬酒,向黛玉悄声说:“你瞧瞧刘姥姥的模样。”黛玉笑着说:“当年舜的圣乐一奏,百兽齐舞,本日只要一头牛。”乐声止住,薛阿姨发起出去涣散步,醒醒酒。贾母领着刘姥姥,给她讲这是甚么树,这是甚么石,这是甚么花。刘姥姥一一点头,又说:“城里不但人高贵,连雀儿也是高贵的。那红嘴绿毛的我认得是鹦哥儿,那笼子里的黑老鸹子也变俊了,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世人见她把八哥说成乌鸦,又是大笑。
世人来到缀锦阁,大师顺次坐下。贾母笑着说:“我们先吃两杯,行个令,才热烈。”凤姐儿说:“既行令,还是叫鸳鸯姐姐适时官。”大师都知贾母须鸳鸯提示,分歧同意。凤姐儿拉鸳鸯坐在她身边。鸳鸯说:“酒令大如军令,非论尊卑,违了我的令,要受罚的。”大师都说:“必然如此。”刘姥姥离了席,摆手说:“别如许玩弄人,我家去了。”鸳鸯命小丫头:“拉上席去!”小丫头把她拉上席,鸳鸯说:“再多说的罚一壶!”刘姥姥怕罚,才勉强坐下。鸳鸯说:“今儿行骨牌令,从老太太起,到刘姥姥止。每一张牌,用成语鄙谚、诗词歌赋比上一句,要压韵,错的罚一杯。”世人都说好。鸳鸯说:“左边是张‘天’。”贾母说:“头上有彼苍。”“当中是个‘五与六’。”“六桥梅花香彻骨。”“剩了一张‘六与幺’。”“一轮红日出云霄。”“凑成便是‘蓬头鬼’。”“这鬼抱住钟馗腿。”大师笑着喝采。贾母饮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