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最是体味这个弟妇妇的性子,没甚心计,极好面子,很有些势利眼,见她如此神情便把她心中所想猜度出了几分。
这牛氏之父与镇国公府联了宗,现在官至礼部侍郎,到底也有了些人脉,得岳家互助,王安方渐渐熬了上来,这王安很有些才调,官声也不错,此次又有岳家从中互助,方谋了金陵知府的位置,本年年初方到任。
这牛氏出身官宦,心内对这个嫁为贩子妇的大姑子一向有些看不上,感觉屈辱了自个儿的身份,是以二人一向有些不睦。
牛氏一面吃茶一面留意打量,见这几个小丫环皆是十二三岁模样,穿戴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生的非常洁净美丽,去处行动也仿佛带着一股书香气。再看室内陈列,古玩安排并未几,金玉摆件也极少,多是些瓷器书画之类。
直至前段光阴林如海破结案子,问清详情后遣人把赵翎送了返来,佳耦二人喜出望外,将养了好些日子方渐渐缓过来。赵进佳耦戴德戴德,只是赵进至今身材未曾病愈,出不得远门,便只得由王氏一人前来。王氏自知乃一介商妇,身份寒微,不敢冒然登门,便转托弟妇牛氏牵线搭桥,从中引见一二。
说罢放下衣裳,又捡了一支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插上,又拿靶镜给贾敏照着,细心打量了一会子,见两鬓略有些疏松,又拿抿子重新抿了抿。
这花簪长约六寸,凤凰展翅在簪首,胡蝶鄙人方作为收束,金累丝作成牡丹花状铺鄙人首,中间嵌着三颗宝石,一粒鸦青、一粒石榴子、一粒酒黄,光彩纯洁剔透,皆是极品。
平日非论是何种场合,只要有贾敏在,世人便都是围着贾敏恭维阿谀,倒把她这个知府夫人撂一边了,是以她一向便不大喜好贾敏。
张妈妈是贾敏的陪房,行事慎重妥当,极得贾敏倚重,闻言领命,与林百口的带着几个丫环婆子便往二门去了。
赵进佳耦更是打小便延请名师,对他经心教诲,没想到养到了六七岁却被人拐了去,佳耦二人急怒攻心,王氏闻信时更是当场便一头栽倒,不省人事。
为了寻觅儿子,赵进佳耦耗尽了心力,一面派人到金陵给弟弟送信帮手寻觅,一面遣人到处探听,更是重金赏格,如有将人送回者,赏银十万两,便是有送得动静者,也赏银五万两,谁知数月来音信全无,世人都说恐怕是找不返来了,王氏佳耦都已万念俱灰,卧床不起。
话分两端,却说贾敏带着一众丫环媳妇出了林母上房,一面叮咛张妈妈:“张义家的,你与林百口的先带人去迎客,估计王家太太一会子就要到了,你们好生号召,不成怠慢了,我去换身衣裳,随后便到。”
牛氏天然不大乐意,况她生性非常鄙吝,见要送出这很多东西,心下更是不喜,只是自家老爷有命,不敢违拗,才不得不来。
牛氏虽也是官家蜜斯,但读书未几,她父切出身豪门,虽做了官,到底根底陋劣,比不得那些富朱紫家,是以牛氏也没甚见地。
堪堪清算安妥,便听得内里小丫头来回话,说是王太太已到了二门了,清荷闻言便道:“晓得了,让人先好生号召着,太太这便来了。”
幸而赶上了一名路过的商贾,此人姓赵名进,乃扬州人氏,祖上做过皇商,也另有些人脉,见她丰度出众,慕她品德,便帮她母女二人赎了身,娶了王氏为妻,王氏安设好后便一向寻觅幼弟,王安流落街头,几乎丧命,幸得人互助才与母姊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