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毕竟是满足姐妹们猎奇心的动机克服了心中的伤感。宝玉便道:“无妨无妨,姐姐如果喜好便是拿去也好。”
莺儿笑嘻嘻地说道:“我听着这两句话,同我们女人项圈上的两句倒是一对儿。”
但恰好几个女人们自顾自地说话,半点没有理睬他。
虽说宝玉在场,黛玉感到有些不安闲,但是幸亏姐妹们都在身边。何况,她是来探病的,如果来了就走,倒显得心不诚了。是以,她也跟着姐妹们一齐坐下。
宝钗瞪了莺儿一眼,说道:“别听她瞎扯,没甚么字。”莺儿自知讲错,吐了吐舌头不言语了。
宝玉看着璎珞,只见上边那一面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注云: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世人一看,只见是个珠宝晶莹、黄金光辉的璎珞,细细打量一番,宝玉毫不避讳地托起来看,还带着些余温,温热的触感极好。
宝钗笑道:“谁说不是呢!不过也是巧了,得了这方剂以后,不过一二年,便集齐了全数质料,配成了,名唤作‘冷香丸’。”
宝钗晓得因为黛玉自小体弱,厥后固然驰名医医治,身子好了很多,但是对药理一道,还是有些体味的。
宝钗笑道:“宝兄弟,这可不巧,这丸子现在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我们院子里的梨花树底下呢!”
见余下的姐妹们虽不说话,但是眼里的看望倒是半分很多,宝钗内心一动,无法道:“不过是两句吉利话,听人说的,嵌在项圈上,没甚么大不了的。你若想看,罢了,随了你对劲吧!”
世人固然没说甚么,但是公开里的思考是免不了的,“拣个有玉的”做甚么呢?
宝玉兴冲冲地说道:“真是个巧活儿,以花为药,以冷香压热毒,巧了巧了,只姐姐这般神仙般的人物,才气得了这神仙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