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礼部尚书老是对本身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家里有这么个孙女,可不得头疼死!
不提女子是否亏损,何德何能叫他们占了这个便宜去?
热热烈闹的用过午膳,几位陪客先行告别,林沁便带着世人来到花厅。
林沁略一想,便明白了。
只听陈安安说:“我祖父实在对安国公极其推许!我祖父是礼部尚书,他虽常与您唱反调,但回府后总对我夸您!说您是大吴女子的榜样!若不是有安国公,我陈安安也没这个机遇来考科举啊!”
“唉”林沁转头同司徒晞叹了声,“你瞧瞧,这些个女孩儿多敬爱!你可抓紧些,再给我生几个侄儿侄女吧!”
进了考院大门才发明,里头另辟了一间小院,专供女子测验。
“今次县试,女子里头就中了四人。此中一半都是贾太夫人的孙女!今儿这道贺的话儿,但是听了一车又一车,都听不过来了?”薛阿姨见贾母似要堕泪,忙打趣道。
林沁倒是一脸欣喜的看着厅外。
陈安安和湘云正拉着惜春玩,探春紧跟着护在一旁。
薛阿姨忙说:“我也就得了这一个女孩儿,这欢乐也是有限的。到底比不得太夫人,家里头人丁畅旺。不止今儿这两个孙女中了,来年啊,太夫人的外孙女只怕是要中个案首呢!”
迎春探春考中了她虽欢畅,现在见了黛玉却将这欢畅抛在脑后了。
“安国公如何来了?她不是将军吗,莫非还要考文举?”
黛玉不必四春,自小便养在身边。即便进了京,也不过每月里头见个一两回,经常驰念的紧。
林沁摇了点头。
本身如果为黛玉发作,倒也情有可原。
世人一时都有些欢畅。
干脆就趁这机遇将她唤来,带着同几位与林家交好的夫人见一见。
黛玉来岁便也要去考县试,林沁派麦冬去同林如海说了声,叫黛玉明日过府。
林沁就这么悄悄地听着陈安安卖了礼部尚书。
薛宝钗中了第十名,贾迎春。贾探春各中了第二十三名、第二十七名。
另有一人倒是陈安安,正恰好好,中了第五十名。
“应当不是……未曾听闻安国公文采斐然啊……”
“瞎扯。安国公去考武举还差未几,这要来考文举,那还不成神人了?”
林沁早有预感,穿上一身朝服,去了考院,在里甲等着。
但看贾母现在这驰念外孙女儿的模样,林沁不免有些动容。
黛玉笑道:“外祖母,这齐桓侯是我同姑姑一道安插的,天然是极合情意的。”
看着虽像是考的不错,只怕是在笔迹上露了端倪,叫人看出了她女子的身份。
毕竟现在也是她林家人了,今后林家很多事还要她出面。
宝钗这第十名倒是可惜了。
因此,这女科举所指,天然是女子与男人一同插手的科举。
在选县前十之时,因用的是书吏钞缮的答卷,天然是顺顺铛铛进了前十。
最后一场连覆考完后,又过了旬日,便到了发案之日。
崇和三年四月,京县县试。
本日来考的女子不过十来人,多是朝中书香世家的女人。
22科举
如果安国公巡考……
为宝钗发作,虽也占了个理字……但这类事情,不撒泼不可啊!
“我的玉儿啊!前些年还在扬州呢,这进了京好轻易在平国公府住惯了,又要搬场了。现在你爹来京倒是功德,只是你才搬去哪儿,可还住得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