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琮笑道,“这酒产自西宁藩司,性烈味醇,自去岁携其返来,已是久未呈于人前。京师中人大多嫌其过于霸道。能得郡主喜爱,小王颇感幸运。”
李锡琮略略欠身,笑道,“郡主风雅,小王班门弄斧了。”二人一笑,相对坐定,李锡琮将茶盏向她面前悄悄一推,道,“传闻有误,世人偏好信之,当事者常常无可何如,辩无可辩。也就只好由它去了。”
冯长恩微一点头,还是目送她拜别,直至登车,方牵着马向官道另一侧的梅林走去。
薛淇沉吟一刻,缓缓笑道,“六爷故意了,传闻喧哗尘上,六爷却能逆时而动,不会仰仗的只是一颗孤胆罢?”
薛淇心中微微一动,还是轻笑一声,道,“六爷尚且不敷坦言,想是仍有些信不过我这个将来泰水。”
薛淇沉默半晌,略点头以示了然,淡淡道,“六爷心机周到,我这个做母亲的,便替元笙道一句多谢罢。”
薛淇回眸,笑道,“一个小辈罢了,我还对付得来。你不是承诺给桓哥儿折些素梅归去,等你折好了,我这头也就完事了。”
昭阳郡主薛淇着一身宝蓝色猎装,自青聪顿时翻身下来,一旁的冯长恩已扶住她的臂弯。薛淇看了他一眼,笑嗔道,“我还没老的下不来马呢。”
李锡琮低眉一笑,并未答话。薛淇思忖半晌,方道,“你说的不错,此法当可免除今上猜忌。至于蔡震,究竟谁为其主,眼下尚不好定论。六爷为我薛氏殚精竭虑,我不能无以回报。便请六爷告之所求,我自当极力而为。”
李锡琮点头道,“不错,郡主所言正合小王情意。便请尝一尝这酒,再做批评。”
薛淇面色不改,神情却已凝重了几分,问道,“六爷有何良策,便请直言。”
李锡琮摆首道,“眼下情势,令爱避走他乡已成定局。但若只是避走,不免正中旁人猜心。小王叨教郡主,对于那道传闻可有破解之法?”
薛淇亦笑道,“好!本来六爷不但志在藩地兵力,尚且不忘藩地军事。只是你们天家姻缘,不是你我二人于无人处私定便能了事的。你的父皇猜忌外将,亦猜忌藩王,安知他必然会从你心愿?莫非六爷是想要我从中调停?”
李锡琮一笑,慢慢道,“郡主不忙言谢。如此或可解一时之困,于今上而言,却还是不敷。”
薛淇笑道,“梅下煮酒烹茶,如此美意,我却之不恭。只是我久在燕地,饮惯了烈酒,京畿所产之物多数软糯而无劲道,喝起来实在没甚么趣儿。”
李锡琮不由大笑,摇首道,“此话差矣,令爱才容兼具,人所共瞩。况小王一介凡夫,岂能免俗。郡主不该妄自陋劣令爱。”
薛淇定定凝睇他半晌,俄然伸手拿起面前酒盏,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一字一句清楚道,“承六爷相告,刚才所言,我当尽力周旋。”
李锡琮道,“所谓命格,原是别人唆使,既要窜改说辞,便须别人左证。今上近年颇尊佛法,又值御极二十载春秋乱世,是以日前召甘藏一带法师进京,拟晋国师,加持西北。小王于前岁入甘州,有幸识得几位法师,尚能说得几句言语,可授意其为解令爱之困,略尽绵力。”
李锡琮抬首笑道,“说来忸捏,小王所求,是为令爱。”薛淇霍然挑眉,道,“六爷胆量不小。”话音刚落,李锡琮已朗然笑道,“小王身无长物,唯剩一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