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又说得周仲莹双颊如中了酒般出现酡红,她本来生得清丽绝伦,加上被如许鲜艳色彩一衬,重生潋滟娇媚,看得李锡珩情不自禁欺近,温声絮语道,“不如眼下就好好试上一试。”
说着便耐不住,一双手只在周仲莹身上游移抚摩,半晌只听啪地一声,倒是周仲莹满面含嗔地将那不循分的手打落,撇嘴道,“皇上可慎重些罢,外头有你的重臣等着,再这般下去,叫臣工们听闻,还不得连上多少折子,参劾我这个皇后呢。”
李锡珩含笑未语,忽听周仲莹轻声应道,“儿臣早前曾听姐姐信中言道,自去了燕地,她身子便不似畴前那般安康,恐是水土不惯之故,是以目下正自调度。想来姐姐心中也盼着能为六弟早些诞下子嗣。”
太后摆首笑笑,道,“天子看看哀家这里,已被她们用炭盆子团团围裹住,略坐一坐都要生出汗来,那里还能着凉。”说得三人皆笑了起来,太后顿了顿,复浅笑问道,“传闻大长公主欲上京伸谢皇恩,这会子水路陆路皆是不便,大长公主年龄已高,还是免了罢。”
周仲莹亦歪在他身畔,以手支颐,柔声道,“以是你是不满母后那般提示之语?她不过是说说,此后如何行事还不是你说了算,何必当真较这个事理?你既存了孝心更该晓得,孝者,唯色难也。还不不时记在心间,今后千万别做出那等不耐的神情,让母后见了岂不悲伤难过?”
李锡珩点头笑道,“是,今秋儿子与皇后祭天求雨,公然还是有些效果。只是气候酷寒,母后还须保重凤体,切勿着了风寒。”
李锡珩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倘若朕的兄弟们都能循分,朕自当善待这些孩子,怕就怕,如此行事仍于事无补。”
她眉尖若蹙,吐气如兰,一双灵动妙目尽是殷殷体贴,看得李锡珩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靠近,在她脸颊上吻了一记,含笑道,“晓得了,你真真是贤妻。只是太后本日有句话说得对,你何时才肯连那良母一并做起来,让我也有些盼头?”
周仲莹顿时惭愧得满脸赤红,仓猝垂首下去,不敢再多言半句。正自发慌,手背却忽地一暖,只见李锡珩已握住她的手,和顺一笑,道,“阿莹还年青,儿子也还年青,母后不必多虑,诞下一个聪明聪明的太子是迟早之事,儿子并不焦急。”
待帝后存候返来,回至皇后殿中,李锡珩犹自面带不虞,闷闷闲坐榻上。周仲莹一面为其解下冠带,一面笑问道,“你又生哪门子的闷气,非要在母前面前带出幌子,何必来呢?”
周仲莹愣了愣,思唯一番既已明白,不由心中一阵寒凉,半日却听他笑了出来,摇首道,“朕这个比方不好,倒有些长别人志气灭本身威风。朕情意已定,却也想赌上一赌,赌我李氏儿郎尚且不至丧芥蒂狂,罔顾亲伦,罔顾自家骨肉。”
李锡珩应道,“儿子也是这个设法,已奉告去姑苏传旨之人,叫姑祖母好生保养身子,不必在此时折腾。”
话音未落,太后已笑了出来,转顾皇后,目光中并无一丝暖意,似带讽刺,似是嘲笑道,“恰是呢,提及来,我们周家的女孩到底是在子嗣上缘浅,哀家只得了天子一个,你们姐妹俩竟是连个影儿都没有。”言罢,已是收回一声长长的嗟叹。
见天子不置可否,目光还是流连于皇后,太后不由再度嘲笑,出声提点道,“既已决定,就罢休去做罢,亲藩子嗣入京不过是为哀家膝下能有些儿孙,至于旁的也未见得有多大用处。比方说六哥儿,天子内心就该清楚,于他而言最紧急之人,早就已在这宫闱当中。提及来,皇后也该多抽些时候去看望太嫔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