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莽撞,不成莽撞。”李善长大要劝止,心中悄悄对劲。江浙才子最是狷介,如果胡大海用倔强态度聘请刘基,只怕会适得其反,反而激愤刘基,回绝退隐。如此一来也就没人威胁到他在朱元璋跟前的职位了。
世人皆附和李善长的建议,朱元璋便按捺住冲动的表情,先命胡大海走一遭,并叮嘱他见了刘基必然要恭敬客气。
武将重义,文人相轻。胡大海不知李善长对刘基心有妒忌,笑着说道:“传闻这个刘基聪明过人,十二岁就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此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特别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别爱好,用心研讨揣摩,非常精通,大师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那岂不是没的仗打了?”周德兴一拍大腿,低头沮丧地坐下。
一名长眉须冉自称管家的老者翻开院门扣问何事。
李善长指着沙盘,“也不尽然,最多两三年,局必将定动乱,我们当前最需求防备的是汉阳的徐寿辉,此人在我们上游,即是扼住了我们的咽喉,国公不成不防。”
胡大海这几日在处州募兵,想起一事,立即说道:“传闻青田有个叫刘基的大文士,此人非常短长,百姓传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你如何连大名鼎鼎的吴国公都不晓得,真是偏居山野,不知世事啊。”胡大陆地洋对劲,夸夸其谈,“我说的当然是应天府的吴国公。我家国公聚兵叛逆,兴汉灭元,到处招贤纳士,礼下庶人,实乃大贤大德……”
李善长也曾经听闻过马秀英的“三大盖世豪杰论”,但他没有推测刘基竟然是个文人士子,他还觉得刘基是和徐达、常遇春一样的武将,从未放在心上。现在见到朱元璋如此看重刘基,竟说有刘基帮助大业可成,顿时心中暗生妒忌,只怕刘基一来,本身这个第一谋臣就得退居二线了。贰心有不甘,一边拥戴世人恭喜朱元璋,一边建议道:“此去青田路途悠远,如果刘先生不在,国公岂不是白走一趟还迟误了军务,不如先让胡将军去刺探清楚环境再做决定。”
话说元廷右丞相脱脱率军平叛得胜,被左丞相撒敦在元顺帝眼进步谗言消弭掉兵权放逐致死,驻守高邮的张士诚趁机反击,大败元军。
胡大海奉上礼品,拱手道:“鄙人受吴国公调派,特来贵府聘请刘先生退隐,叨教刘先生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