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里的平话先生们,凡是上了点年纪的,约莫都听过六十七年前产生在卫国王都里的一桩旧事。
大晁史乘对苏叶二人的牵涉有所善墨,但着墨未几,只记了件小事,说陈世子苏誉在卫国朝堂上受降时,接过卫公呈上的传世玉玺,曾发问卫公道:“听闻贵国文昌公主乃当世第一的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特别画得一手好山川,卫公曾拿这枚传世玉玺与她做比,不知本宫本日有没有这个幸运,能请得文昌公主为本宫画一幅扇面?”文昌公主恰是以身就义的叶蓁的封号,取文德昌隆之意。
那桩事本来是个甚么模样,现在已没人说得清。但关于此事的每一段评书,不管过程如何,添补故事的因果始终如一。
六十七年,大晁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当年势隔得太远,百姓们遐想它,已如遐想一段传奇。而叶蓁公主的就义之举虽动人至深,褪去崇高微风华后,却不如一段风月那样悠长令人沉迷。就像在陈卫之战中,最能撩起世人兴趣的,始终是她与陈世子苏誉的那段恍惚纠葛,固然谁也不晓得那是不是真的。
史乘上记录寥寥,当年的知恋人在这六十七年的世情展转中早已化为飞灰,这桩悲壮而传奇的旧事便也跟着尘光埋葬殆尽。官方虽有传说,也不过捞个影子,且不知真假。而倘若果然要细心办理一番这个故事,却还得发展归去,从六十七年前阿谁春季开端提及。
因果说,卫国国君早些年获咎了陈国,四年后被陈国逮着一个机遇,由陈世子苏誉挂帅亲征,直杀到卫国王城,一举大败卫国。软弱的卫王室挑选臣服,卫国最小的公主叶蓁却抵死不从,盛装立在王都城墙上上斥国主、下斥全军,一番痛斥后对着王宫拜了三拜,飞身跳下百丈城墙以身就义。
史官写史,将之称为一则传奇,更有后代帝王在史乘旁御笔亲批,说卫公主叶蓁显出了卫国最后一点骨气,是节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