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妃所言正与朕不谋而合。”天子眼里放出光来,“朕几次考虑,本对李舒为何于此时一变态态做出如此不明不智之举深感猜疑不解,方才听爱妃言及李舒生母亲信之人竟嫁入张氏门中,又将此事与比来朝廷、宫中接二连三生的事情联络在一起重新想过,得出的结论也在于此。”
景暄莞尔一笑,向天子解释道:“依陛下之见,江陵王会对睦王倒霉吗?且不说他的生母与胞妹都在长安,只说江陵城弹丸之地如何架得住四周官军围攻这一点,擅于掌军的江陵王怎会做出这无异于以卵击石的不智之举?倒是吐蕃这方面,臣妾虽料定,江陵王接到陛下的传召后,出于本身安危考虑,会当即放睦王南下,但毕竟已担搁下了很多光阴,与吐蕃攀亲修好可否顺利达成,臣妾委实不敢揣测。”
天子仿佛听懂了一些,但仍心存疑虑,持续问道:“爱妃此法,于摸索李舒可则可矣,然一则适儿仍身在江陵如何脱身,二则与吐蕃攀亲修好之任务该如何完成,朕不明白召李舒回京与这二者之间有甚么关联?”
天子不无得意地解释道:“李舒既留适儿在江陵不放,又不向朕明陈原委,进退皆为本身留下了回旋余地,恰是他的心胸叵测之处。不管朝廷是剿是抚,到了危急关头,他都能够不忍胞妹阔别这同一个来由抵赖保身,而当朝廷将存眷的核心转向江陵时,他的真正目标已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悄悄实现了,那就是禁止适儿定时到达逻些城。使吐蕃误以为我朝怠慢无礼,进而引南境不安。柳先生是在不知李舒母子与张氏一门早有勾连的景象下做出的判定,天然中了他的奸计,而如按晋国公之议对江陵城兵围歼,兵马一动,逻些城必获得动静,和亲修好一样要化为泡影。李舒这回实在给朕布下了个难明之局呀,若论他包藏背叛之心,一点儿也不为过。”
景暄站起家,敛衽见礼,慎重说道:“臣妾既蒙陛下信赖,委以腹心,敢不极力尽智,以报陛下。臣妾虽在后宫,对朝中诸事也略有所闻,现在之势,急则急矣,但犹有可解之策。”
“眼下朕所虑者多矣,宫中,朝中、河中、江陵、吐蕃……既繁且乱,一时候尚理不出个眉目来,爱妃将门出身,才情敏捷,必有良策能够助朕。”天子直视着景暄,眼神中充满了希冀。
天子听景暄如此说,大喜过望,迭声催促道:“有何良策,爱妃快说。”
天子几近不假思考地质疑道:“就这么简朴?爱妃可否详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