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顾明良就感觉美滋滋的,神情也非常得意。
但顾云浩明白,能去城里读书,有个好的先生从旁指导,也就意味着他在科考上更有能够考中。
颠末那次去了顾明琮家里后,顾明良较着更体贴孙子的学业,每天都要问上好几次,并且人也精力量实足,就是走路都带着风。
闻言,顾云浩整了整衣衫,上前去恭敬地对着顾明琮行了一个学子礼。
毕竟这个期间读书科考是一件费钱又费心的事情,现在家里略微有些积储,勉强能供他读书,已经是很不轻易了。
毕竟人家教书多年,固然没有很出彩的门生,但也是每年都有考中的。
“如果除了秀才,你还想更进一步,落第人考进士,那就非是仅资质便可。”顾明琮感喟道:“天下英才何其多,资质比你强的更是如过江之鲫,尔仅苦学一途可行。”
她私心想着,非论去哪个学馆,都应当是再抽暇去密查密查才是。
另一个就是何秀才,也就是顾云涛现在的夫子,这位何秀才倒是很不得了,年纪只不是三十多岁,说是学问很好,固然开私塾没有几年,但上一科府试的案首,就是出自他的私塾。只是束脩要贵一点,要三两银子一年。
待决定了以后,顾长光特地跑了趟集市,买了一坛子酒,一挂肉,和两尾鱼,带着顾云浩上门去给顾明琮伸谢。
但是世人对这内里的事情完整不懂,县城一共有好些个学馆,他们那里晓得哪个先生学问好。
话才出口,就被李氏打断道:“说的甚么乱七八糟的,又不是读书人,还捡了人家的话来讲,好生说话不成么?”
当下顾明良也是难堪地咳了一声,持续说道:“明琮大哥不是个爱说场面话的人,特别是在做学问上,更不会扯谎话,他说我们家云浩有资质,那就是有资质。并且,他还说……”
为了不迟误顾云浩的学业,最后一家人颠末商讨,还是决定过两天得空了,由顾明良亲身去顾明琮家里问问。
不过顾明良自从听到了那位季老爷说过的话以后,只要一想到孙子很能够十几岁就考上秀才,就心动不已。
一回到家里,顾明良就忍不住把顾云浩叫到身边来叮咛了一番。
李氏有些看不下去,暗里也跟他说道:“不就是夸了你孙子,至于么?说不定人家也是说得场面话,这你也当真?”
顾明良哈哈一笑,道:“说我们云浩如果好生念下去,考秀才是没甚么题目,说不定运气好还能中个举人嘞。”
过了几天,顾明良公然用个竹篮子提了二十个鸡蛋,就往顾明琮家里去了。
颠末一番商讨,顾云浩又去问了顾明琮的定见,最后决定还是去梁秀才的私塾。
听了这话,顾明琮不由面前一亮,站起家来,拍了拍顾云浩的肩膀,道:“好!有志气,不愧是我顾家的儿郎!”
也不晓得两人到底说了甚么,只是顾明良返来的时候满脸的笑意是藏都藏不住。
有的固然是有教无类,但也完整不考虑学童的资质,给钱就收。
固然他的影象力比旁人强上很多,但同时,他也很担忧这个天赋只是临时性或是阶段性的,因此更想抓紧时候先考上秀才再说。
听闻李氏的话,顾明良点头晃脑地说着从城里捡来的官话:“非也……”
顾云浩去城里读书的事,终究还是没有当即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