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帝内经 > 第62章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我的书架

帝曰:阴盛生内寒何如?

帝曰:刺未并何如?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岐伯曰:志不足,则腹胀泄;不敷,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宁,骨节有动。

帝曰:夫子言真假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真假,何故合之?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昌大以涩,故中寒。

岐伯曰:神,不足有不敷;气,不足有不敷;血,不足有不敷;形,不足有不敷;志,不足有不敷。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岐伯曰:血不足,则怒;不敷,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宁,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善。形不足不敷何如?

帝曰:寒湿之伤人何如?

岐伯曰:血不足,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敷,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补泻何如?

帝曰:补虚何如?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帝曰:阳盛生外热何如?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低。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不足泻之,不敷补之。”何谓不足?何谓不敷?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可,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善。不足不敷何如?

帝曰:补泻何如?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何如?

岐伯曰:神不足,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情乃平。神不敷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情乃平。

帝曰:刺微何如?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以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阴之生虚何如?

帝曰:善。阴之生实何如?

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推荐阅读: 苍穹决战     天龙武神诀     还是不懂爱     将神大人很暴躁     欢乐颂(全集)     锁仙     腹黑双胞胎:抢个总裁做爹地     明末:开局获得花魁娘子倾心     都空间穿越了,你让我相信科学?     小村韵事     都市妖孽兵王     绝世武道外挂天才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