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觉睡得长,及至次日凌晨才醒,天气只是微微发亮,透过窗缝有些许明光。
看着小白消逝在门外,苏一从交椅上起来,便听得陶小祝“哼”了一声儿。
掐好了便是敷上珐琅釉,放在烧炉里烧制。她精着神儿,不敢懒惰一时一刻。凡是哪一遍没烧好,都得重新来过。费材费料是小事儿,迟误工夫才是最要紧的。她迟迟不去府上谢恩,叫王爷想起来,还只当她忘恩负义呢。
“这话也就是提及来轻巧。”陶徒弟见她是想好了主张,也不拦她,自去找了珐琅釉出来,一包包往她手里递,“这里共有蓝、绿、红、黄、白五色,你自个儿中意哪一个,便烧着看罢。”
苏一不自发绕开了些,只当没见着,自去拿了那半成的花囊到小桌边儿坐下。倒是陶小祝过来,与她说:“一一,放心来找你,求你帮个小忙。”
苏一拿着做好的香囊去找陶徒弟,让他过眼。那般精美新奇的物件儿搁到他手心儿里,他便怔了怔,内心暗道竟不知苏一在她铺子里日日打杂也有了这般技术。虽不尽善尽美,到底是像模像样儿了。这烧蓝点翠的工艺,叫陶小祝来做,也不定做得比她好。
她拿铜锤子打银胎,直敲到夜间子时,才将将完工。又细揪着每一处,一星儿瑕疵也不留下。对劲了趴在桌子上搁脑儿便睡,早上又是早早儿起来,胡乱洗漱一番便拿了银丝儿开端掐纹样。纹样是她自个儿描的,恰是那一日从韩肃府上出来时瞧见的王爷的模样。深缘灰袍,月白大氅。却又不写实,掐的纹样也许只要她自个儿晓得那是甚么。
一起上晃着步子,瞧甚么也瞧不逼真,她端的是累极了。这番到了家中,但见着家里来了客人。眯着眸仔细瞧,舅子、姑妈、大姨都在这儿,都是昔日不常见的亲戚。这会儿扎了堆儿过来,想也是卖殷勤来了。他们见了苏一返来,眉眼堆笑地迎她进屋,嘘寒问暖一阵。苏一打不起精力,脑袋重得像铁锤子,稍闭闭眼就要睡着畴昔。她也没那力量理睬这些人,冲他们摆摆手便进屋倒头就睡。外头甚么风景,她再是不管的。
“不过是拌两句嘴,能作真么?”陶小祝闭了闭气,抬高声儿,说:“他哥哥前儿叫州学除了名,没了生员的身份,秋闱也不能插手。不能插手乡试,又如何插手会试?寒窗苦读这么些年,岂不白搭?一辈子的出息也没了。他是个混账,你不为他想,也为你那周大娘想一想。”
这话说到了苏一的内心上,心下里结壮,便松了口气。这会儿又是疲累上脑儿,昏昏沉沉的。却不能这副描述到王府上去,天然是要归去梳洗歇息一番。她又从陶徒弟手里拿了上好的沉香,装在香囊里,再用一青底白云纹亮缎锦盒装了,宝贝般地携了回家去。这会儿虽才刚过了晌午,她倒是不能再撑着在铺子里了。
这么一起到南大街,吃了两片儿烧饼,但往铺子里去。想着趁时候还早,把小白那金累丝花囊再做做。到了铺子上与陶徒弟打号召,却不见陶徒弟。刚过了门槛停下,却瞧见周放心坐在铺里的交椅上。一副荏弱似娇花被霜打的模样儿,坠着眼角儿楚楚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