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固然任命赤古台出征蒙古,但北部军区的马队兵团里,起码有大半都是蒙前人,或是与蒙前人相邻的宣大边镇的汉人。赤古台本人即使忠心耿耿,那些蒙前人也不必然忠心,特别是将战刀对准了蒙前人的时候。
洪承畴所言是一语中的,他就是想限定北部军区蒙古马队的数量,改成大量增加辽东汉人,打造一支属于大明的马队兵团。
他思考了5、六日,决定先行摸索一下洪承畴,再下结论。
洪承畴直直的望了方原一会,方原这话摆明就在他摸索的心机。
方原见他恭敬有加,便知又被这个老油条猜中了启事,冷冷的一笑道,“洪阁老,我与陛下商讨了,你虽几次叛变,但总归是个精干之臣。大明方才一统,百废待兴,恰是用人之际。陛下特许开恩,有两个官职由你挑选。”
方原给出的这两个挑选,就是让洪承畴自行决定,是情愿冒着丢官,人后流言流言的风险,留在辽东干实事,替大明把守着辽东政务;还是去浙江避风港养老。
“所谓西征蒙古,大草原作战,需求的是马队大兵团作战。关内汉人不善骑马,要打造一支马队兵团,费心吃力。摄政王之前也是首要依仗蒙前人,和北疆长城表里的汉人作为马队主力。”
以是方原第一批交给赤古台的三万马队,派的多量汉人马队+少量的蒙古马队。三万马队,在其他蒙古部落的策应下,讨伐科尔沁部应是绰绰不足。但要征服蒙古草原,明显远远不敷。
洪承畴并没有太多的踌躇,斩钉截铁的道,“摄政王,老臣愿挑选辽东巡抚。”
洪承畴见这个建议获得了方原的必定,信心实足的持续道,“南平朝鲜,实在朝鲜国事微不敷道,真正应当扫平的是更南边的倭国。倭岛之民,坐井观天,夜郎高傲,竟敢私行发兵想兼并我大明。这类冥顽不灵,尚未野蛮的蛮人,就该完整的征服。不然,将来必成我亲信大患。”
洪承畴膜拜在隧道,“摄政王知遇之恩,老臣毫不相负!”
洪承畴这些年来早对辽东的局势有了深切的了解,在内心也已有了本身的打算。并且,这些日子,他也在暗中察看方原的所作所为,以此来判定在方原的心目中,到底想在辽东实施甚么打算。
洪承畴虽口口声声不在乎官职,更要哀告老归乡。但他才不到六十岁,恰是阐扬人生余热的时候段。更心中有六合,那里会甘心就这么告老回籍?既然方原情愿和他交换,就证明有重用他的设法,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还是不想错过了。
“从山东前去征讨倭国,风大浪大,易呈现未知的变故,当初蒙元就是这么吃了败战。将朝鲜国归入我大明的国土,从朝鲜国南端攻打倭国,运输线大大收缩,事半功倍,定能一举功成!”
辽东督抚的人选,方原最中意的还是一向留而不消的洪承畴。但洪承畴此人能不能用,方原还是相称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