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在晋沉默不语,孙承宗接着道:“到时候建奴得了东江和朝鲜,我大明止有沈阳一城,守不敷守,弃之可惜。如果不竭增兵,朝廷能够承担得起?到时候国库腐败,你我皆是大明的罪人。”
孙承宗看着王在晋神情中带着按捺不住的冲动,恐怕王在晋脑袋一热就敢尽起雄师直扑沈阳,当下便道:“岵云莫不是想要起兵去攻打沈阳?”
沈阳城不大,但是也要看跟谁对比。跟大明的京师比起来,沈阳就是个小城,但是对于全部辽东来讲,底子就找不出来比沈阳更坚毅的城池了,毕竟建奴是把沈阳当作老窝来运营的。
孙承宗捋了捋胸前的长须,又伸手在舆图上指导道:“前番孙某往朝鲜和东江而行之时,便细心察看过东江和朝鲜的武备环境。若建奴到了东江和朝鲜,只怕半月可下东江,一月之间可下朝鲜。”
王在晋道:“沈阳止有建奴的正蓝旗和镶白旗,此时恰是其兵力最为空虚之时,如果错过此番机遇,只怕前面难以找到这么好的机会了。”
而对于此时的明军来讲,跟建奴打野战,较着的不太实际。大明在辽东的精锐,早已在沈辽之战和萨尔浒之役中丧失殆尽。剩下的这些,说他们满是渣滓,确切是过分了些,但是要说是之前的精锐,那也纯属是扯淡。
早就被崇祯天子从南京提溜到山海关担负蓟辽总督的王在晋一脸凝重地看着身前的锦衣卫校尉,便是王在晋身边一向以来都一副智珠在握的孙承宗也是一脸凝重。
毛文龙?东江那边儿的武备还不如山海关呢,能撑的住多久还真是个题目。略微沉吟一番,王在晋才道:“以下官之见,以东江毛文龙的战力,只怕守不过一月。”
王在晋猎奇道:“明善有何观点?”
赵率教也道:“末将亦情愿附名。”
孙承宗倒是不语。此中枢纽,他又如何看不到?本来想着围困死建奴最好,却不想现在竟然逼得建奴狗急跳墙,孤注一掷地想要先去处理东江和朝鲜。
赵率教拱手施礼道:“若建奴当真铁了心的要撤除毛大将军,只怕我们打不打沈阳,他们都会接着向东江进发。”
王在晋不解,便对孙承宗道:“还望孙阁老指导。”
如果打掉了毛文龙的东江镇,那就能直接逼降朝鲜,再从朝鲜掳掠一番,弥补本身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