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这场盛宴的长史韩昭说话了,那就代表是刺史宋廷浩发话了,大师只好移步中间的花圃,世人刚站定,韩昭对着高公子耳边说了几句话,然后又向世人说话了:“诸位,遵循刺史大人的意义,上面我们接着持续,有请刚才的这位公子为我们赋诗一首。”
高公子说话的口音,李少峰能够听不完整懂,但宋廷浩的口音和他还是蛮对胃口的,一听就懂,但这会儿,李少峰就是想再抄袭一首,脑筋里也没有那么多存货啊。
刺史宋廷浩本也想能有一两首好诗能让夫人义宁公主乐呵乐呵,也有在节度使李绍珙面前显摆显摆他这短期内武功的意义,遥对着李少峰说道:“不知可否再吟诗一首?”
听到方言版的,高公子可就不那么安闲了,内心想:你能作一首,你还能作一首吗?如许想着,就说道:“明天得遇大才,方知我等为井底之蛙,不知可否再吟诗一首,以教我等。”这较着已经有点咄咄逼人了,汗青上能连着做出两首好诗的人恐怕未几吧。
听完李少峰吟的诗,已经有人率先鼓起掌了,特别是坐在上位者席上的人。上位者走南闯北,听惯了各地人的口音,特别是对带不足威的汉中方言还是比较熟谙的。特别是刺史宋廷浩已经站了起来,连声说好。人家刺史大人都说好了,听懂的没听懂的都鼓起了掌。不过有人还是不平气,比如就像人家高公子。可老是有功德的,看热烈不嫌事大,一个听懂的人用房州方言复吟了一遍,“胜日寻芳筑水滨……无边风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老是春。”“好诗,好诗啊!”
李少峰即便其他的听不完整懂,可最后这几个字还是完整听得懂的,内心想:是啊,好湿,好湿啊,老子背都湿了,能不是好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