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子一转,赵光义计上心来,道:“涿州谷候安在?”
正在烦恼间,赵光义蓦地瞥见赵谷正在贼头贼脑的打量着四周,不由一阵气恼。
更何况,他们的排名还非常靠前,远在很多文官之上。
潘美?
“哦?是谁呀?”赵光义问道。
赵光义目光扫过紫宸殿内某个角落,道:“但是……。”
鲁国公冲动的快速上前一步,语气哽咽的抱拳道:“臣曹彬领旨。”
但是在史实上,潘美和杨业的死却没有甚么干系,只不过《杨家将》中缺一个反派,他就被拉过来背锅了,导致他白白受了一千多年的骂名。
据史料记录,当初大宋第二次北伐,曹彬、杨业、潘美平分三路打击辽国,却因粮草不及时而溃败,杨业为了保护雄师撤退被活捉,最结果断不肯投降,于牢中绝食而死。
无贰言,那就是同意出兵了。
因而,赵谷又道:“皇上,实际上这朝堂之上另有一人,对辽国环境一样了如指掌,若再以他为一起主将,和鲁国公、韩国公一起出征,此次光复辽国的打算便算是完成了前半部分。”
紫宸殿内,听到潘美的名字,世人皆是不作声了,就连赵光义也不例外,他并非不想重新启用潘美,可杨业刚死没几年,此时若启用他怕是会引发非议。
赵光义又道:“别的,中书院和三司使还需通力合作,务必于雄师开赴前筹办好所需粮草。”
此次廷议,倒是为了筹议出此次出征的率臣,也就是率军兵戈的将帅。
只因为在闻名影视作品《杨家将》中,潘美乃是此中最大的反派,说是金刀将军杨业带领七子出征,却被潘美出售,战死金沙岸,七子也是死的死,伤的伤,杨家满门忠烈被他一人搅得是家破人亡。
赵光义将他的行动看在眼中,深思很久,终究命令道:“鲁国公曹彬,可为中路主将。”
听到赵光义的疑问,赵谷笑了笑:“金刀杨业虽死,金刀仍在。”
全场皆惊。
“如何是他!”
赵光义却恍若未闻的又点了点头:“听闻赵谷一席话,朕不由茅塞顿开,吕爱卿呀,此事你看?”
和他一样的,鲁国公曹彬在那次北伐中战绩也不好,返来后也遭到了呼应惩办,只不过鲁国公治军甚严,有阎王之称,并且那次北伐失利并非他的错误,是以朝堂之上众官员对他都非常谅解,不像潘美那样累死杨业,导致无脸见人。
“爱卿心中可有人选?”赵光义问道。
好狂的口气!这是世人对于赵谷此时的评价。
赵谷一愣,如何又叫到我了?这类点将之事总不会也拿来问我吧?
赵普、吕蒙正以及两名三司使的官员一样应是,赵光义见统统安排安妥,再次提出了廷议。
另一个枢密院官员赵昌言道:“皇上,韩国公潘美本也可为将,只是他……。”
对于曹彬和潘美,赵谷内心一向是保持着崇拜之意的,启事无他,只因为在后代某位宋朝天子的阿谁年代里,制作了一个昭勋阁,其**奉了二十四位对大宋有着出色进献的功臣,史称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潘美和曹彬恰是此中排名相称靠前的功臣。
赵光义随后又道:“另有何人可担主将?”
“这个……。”张齐贤看了看赵光义,又看了看头发斑白的鲁国公,仿佛欲言又止。
赵谷有来由信赖,照此推断的话,若宋朝也跟唐朝一样崇尚武力,对武将大加赞美嘉奖的话,那以曹彬和潘美的职位,怕是毫不会输于唐朝程咬金、秦叔宝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