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伸手抓了庄氏的手放到本身的手内心握住,然后才慢慢道:“线娘,娘几近是看着你长大的,你还五六岁的时候,娘就看着你在这府里跟着三郎宪娘她们跑来跑去,你还没嫁出去的时候,我就将你当作半个女儿对待。”
庄氏蹙了蹙眉头,然后才提及道:“是承刚和婼娘的婚事。”她顿了下,接着才道:“承刚和婼娘是双生儿,现在也十六了,特别是婼娘,女人家总不好太晚嫁人。三郎的意义,他在西北已经替承刚看好了一门婚事,是他账下一个六品经历的女儿。那经历很有些勇谋,三郎很看好他的出息,他那长女本年十四,我去看过,德言功都是不错的,就是面貌上稍有完善。三郎是说,娶妻娶贤,这倒也算不上甚么缺点。他的意义是等过段时候让那女人回京来,三书六礼都在京里办,等两口儿成了亲,就让承刚也到西北去历练一番。至于婼娘,我们二人在西北倒是挑不出甚么好的人选,就请娘掌掌眼,帮着看小我家。”
庄氏只得将话咽下,垂了低头。
庄氏晓得事情到现在,元元进宫的事怕已经成了定局,内心虽仍担忧女儿,却也不再多说甚么。
庄氏摇了点头道:“这些事又怎能怪得了娘,当年要不是我内心对三郎成心,娘又如何能够逼迫得了我嫁进林家来。当年说是因为你才情愿跟三郎和好,说到底也还是因为我内心底子放不下三郎。”
等走到门口,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回身对丫环又叮咛道:“你去将四蜜斯也请到花厅去,让她去跟四少爷和二蜜斯一块儿作伴。”说完才又走了。
庄氏皱了皱眉头,一边在发髻上戴上步摇一边道:“让他们到花厅里去等一等,我先去太夫人那边。”说完便仓促站起来出了门。
当时我真是将这当作了天造地设的一门婚事,可我没想到三郎这么混,自你进门就与你冷眼相对不说,还闹出外室的事情来,更没想到还闹出庶子庶女来。厥后你凉了心断了情,闹着要和离,三郎却倒是转意转意了,我当时候一方面是舍不得你,一方面也是为了三郎,以是就一向劝着你重新采取三郎。我也晓得,当年你要不是还念着我,怕就真的是跟三郎一刀两断了。这些事,一向都是林家亏欠了你。”
庄氏垂下头,没有说话。
庄氏去到福宁堂的时候,李氏正坐在榻上捧了一杯清茶,眼睛却在入迷,内心不晓得在想些甚么。
庄氏道:“三郎的意义是,家世资财浅些不碍事,多给她些财帛傍身,只要对方品德信得过,资质不会太差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