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司徒不想议论治国之道,林枫只好转移话题,扣问他关于燕国与郑国的事情,从中推断对方心机与才调。
当下虽有失之交臂之憾,可亲眼鉴证燕国新政下,上至朝堂,下至百姓,潜移默化中产生的窜改,亦是更加认同林枫做法,大有相见恨晚的意义。
“那四样?”
司徒十八岁起周游各国,游说各国君主,不过见效甚微,还被贬低为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当前与林枫扳谈,他没有在对方神采与言语中看到或听到半点轻视之意,相反对方对他尊敬有佳。
言罢,司徒也不保存,朗声道:“陛下,在觉得国度要复兴,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依正道,顺天意,应天时,合民气,设律令,重法典,唯有根据规律制定相映政策,令臣民对劲,变更臣民主动性,方能经国安邦,经世济民。
“别的,从地理位置上,庆州乃燕国南边流派,墙高墙厚,抓在手中,若郑军反击,必会费一番工夫,然倘若庆州城丧失,郑国铁骑军,一起北上,数日便可穿州过县,到达燕都城下了。当今陛下派重兵南下,合适燕国好处。”
司徒一笑,带着几分鄙陋,几分夺目,道:“我观陛下在年前清算朝堂,公布新法,招募新兵,晋升将领,想必陛下急于求成,但愿在短时候内,让燕国崛起。鄙人觉得,陛下做法的确不错,但陛下所为,多为长远考虑,燕国欲在三五年崛起,陛下只需抓住四样东西,必能立于悠长不败之地。”
林枫把燕国与郑国嫌隙的事情,根基通盘托出,随后歪着头,问道:“先生听后,觉得燕国此举可否精确,郑国又有何筹算?”
“民气,律法,地盘,军队。”司徒吐出八个字,解释道:“古说话,得民气者得天下,目前陛下公布了很多利民办法,若欲稳固持续下去,就必须建立完整的律令,重点治国。有了律令,相称于有了框架,不但限定小商小贩不敢以身犯险,士族门阀亦不敢冲犯,就算将来门阀想依仗财力扰乱燕国经济,也必须考虑燕国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