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记本的后边,记录的都是近似的行动,有胜利的也有失利的,统共13起行动,触及13个省市,而最后捐躯的职员竟高达178人!
研讨了一会儿,李逸就猜出来了标记大抵的意义。
“哦?竟然另有这条规定,那13先生,你这么做,是想让我和你一起被贵构造给追杀吗?”
但曹聚仁却在这篇文章中给出了另一个说法,这幅画是被当时的制售假文物团伙“13”抢先动手,用调包计将真画换出,从而将这幅贵重的作品留在了中原!
“好吧,我承认之前能够对贵构造有一些曲解,但是我不明白你把这些东西寄到我这里是甚么意义,是想请我帮你公开吗?”
这篇报导里固然没说这帮义士是谁,但从13将这份报纸拿给李逸的企图来看,这应当也是他们的前辈做的。并且文中的以假换真恰好证了然这一点。
大段详确的数据后边,是一个实在的故事。就是闻名的“真迹008”失落事件。
紧接着,他又拿起了第二份报纸。这还是一份《至公报》,不过出版日期却晚了很多,是1948年,并且看日期和头版的内容,应当是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期间出版的报纸。
“不是,李先生,这些贵重的质料,如果我们情愿公开早就公开了,只是13构造从创办就有一条规定,构造内的统统信息不得泄漏,不然将会被构造内部追杀。”
这些东西,对于一脉相承下来的13来讲,也应当是非常贵重乃至是无可替代的宝贝,对方为甚么会寄给他,又有甚么诡计?
对于这段谜案,有人猜测运到日本的画的确是真迹,只是奸刁的日本人用心使了一个指真为假的障眼法;另有人以为陈璧君藏在周佛海家的本来就是一幅假画。
卖力誊写这份条记的人在最后哀痛的写到,颠末这么多年的奋战,全部13构造几近被摧毁,无法只能转入冬眠,所幸此时已经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李逸一边渐渐的看着,一边思考着13将这些东西邮寄给他的目标到底是甚么。
只是这一下,他更加的利诱了,这个13到底是想要干甚么?是想通过他的路子,将这些东西公之于众,从而洗脱他们这么多年的臭名?
陈璧君预定搭乘的“海鸥号”在渤海海面上被山本四太郎带领的几十个日本人反对,船上5名中国雇员和19名客商全被抛入大海。但日本人搜遍了全船,也没找到陈璧君和《金山胜迹图》。本来,事前得知动静的陈璧君已偷偷改乘“富士丸”从塘沽潜回南京了。躲过一劫的陈璧君将名画奥妙转存在大汉奸周佛海家一间有钢骨铁门布局的地下密室中。
“噗!”李逸直接喷了,这实在是太令他不测了,对方将这些质料寄给他的目标竟然是想让他接任13?
联络前后文的意义,李逸发明,这个标记应当是代表着这些文物的去处,不由细心的研讨起来。
电话那端沉默了一会儿,最后仿佛是下了决计一样,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不是,我是想让李逸先生您,代替我成为下一任的13!”
但是对方很干脆的将东西都寄过来了,很明显这是一个沉思熟虑的成果。但是,为甚么呢?为甚么会是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