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好了!飞鱼卫批示使林卓求见!”
可饶是宋安晓得此中猫腻,还是得做。
“好了,我们去见扬州府知府宋安,想来梁先生应是体味的。”
“光用嘴?”
颖王府?
想来应是宋安明哲保身,晓得监察御史看似隐形,实则能量极大,是以主动将监察御史请出,以撤销杨畅怀心中疑虑。
“勉勉强强!说来也巧,倭寇说有内应,你恰好三天未曾前去衙门,实在可疑。”
姜越并无城府,想是挡箭牌。
现在如此表示,怕是不肯获咎颖王,欲命本身前去摸索。
当年见杨系势大,乃至欲认杨畅怀为寄父。
“大人!”
这宋安不过是个见风使舵之人罢了。
梁铮想都没想,直接答道:“此人曾是杨畅怀门生,春秋却比杨畅怀还年长几岁。”
耄耋白叟醉卧席间,口中不断喃喃。
“一把年纪,竟还恭维阿谀,勉强责备,实在讽刺。”
“大人何出此言?”
飞鱼卫经常查案,林卓必知。
“大人这是那里的话,下官虽说办事不力,却可过后弥补,令百姓气愤之情稍稍停歇,大人感觉如何?”
姜堰不置可否。
是以姜堰只是前去恐吓一番。
比起获咎太子,还是颖王更好招惹!
梁铮走后,姜堰写了封信交与飞鱼卫。
但是跟着杨系逐步势大,都察院便几近不再出面,大名府也好,荥阳等地也罢,本地监察御史不过纸醉金迷罢了,从不管事。
梁铮不信,却也无可何如,只好临时退下。
本身不过马前卒罢了,如果被推出去,怕是杨畅怀亦不保本身,姜堰又咄咄逼人,看来只得点头了。
宋安震惊不已,乃至并未出门相送。
“现在火烧眉毛,非打趣之时,望您必然认清实际,早做筹算!”
“服从!”
有一美女凑来道:“大人何故如此,一介批示使罢了,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如何可怖?”
“大人这是那里的话,下官惶恐!”
宋安诚惶诚恐,忙道:“大人明察,下官绝非那等人,何况下官纸醉金迷,全因朝廷俸禄,如果以丢官,得不偿失。”
“敏捷送往司马军处,不得有误!”
姜堰白了梁铮一眼。
梁铮眉头一皱。
自杨畅怀将都察院握在手中以后,便借都察院解除异己,大肆安插亲信,仿佛另一个飞鱼卫,乃至因实权在握,而更胜前者。
宋安大惊。
“惶恐?另有更令你惶恐之事!敢问宋知府,倭寇横行而不上疏,倭寇犯境而不抵挡,导致观音山下血流成河,该当如何?”
“打草惊蛇当然不成,可如果引蛇出洞,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