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海潜寻 > 第119章 海上敦煌

我的书架

据考据,这类形制的福船,完整的船长为41.8米,船宽为11米,高为4米,载重近425吨。

顿了顿,他又弥补道:“我比你大一点,我大抵是十三岁时,亲眼目睹‘南海一号’被拖进水晶宫的。真的很震惊!”

萧方语气俄然沉重起来:“黄伟宗先生,是2024年1月21日去世的,享年89岁。现在已经是五周年了。”

“好。”

任燃、郭超仁则驾车去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据导航,博物馆位于十里银滩一带。

“浩繁的汗青文献记录、考古发明,都能证明,阳江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汗青长河中,阐扬了极其首要的感化,起码是一其中转站。

作为博物馆的门面,普通来讲,欢迎旅客会派出专门的欢迎、导览职员,他们会为旅客供应观光指导、资讯,并解惑答疑。

安检以后,刚走进大厅,就瞥见红色的条幅,和数张鼓吹海报。

条幅上,写着“记念黄伟宗”先生等语;海报上,则写着“海上敦煌在阳江”的展览名,及相干的展讯。

郭超仁便问:“我记得,‘海上敦煌在阳江’的说法,是黄伟宗先生提出的,他还编著了《海上敦煌在阳江》一书。”

“在博物馆选址的时候,黄伟宗先生也曾亲身参与,并编著《海上敦煌在阳江》一书。黄先生以为,‘南海一号’必须留在本地,停止庇护和摆设展览。他的观点获得天下各级各界和结合国教科文构造的认同,最后,‘南海一号’胜利落户海陵岛。”

“是的,”萧方说,“我们这个展览,直接用黄先生的书名,来表达对他的敬意。”

边听讲授,边看着展厅幕墙上的图文质料,任燃说:“这个决定是非常精确的。且不说,船体脆弱经不起折腾。把文物留在本地,才气最大程度地庇护文物和汗青的原始信息。”

2007年12月28日,残长22.1米,残宽约9.35米的“南海一号”沉船,就是从这片沙地,被移驻到“水晶宫”中,停止水下文物“旧址庇护”的。

“是的,”萧方目光幽深,“百姓们向海而生,向海而活,如此这般,才培养了千年海丝文明,以是我们必然要让文物持续‘接地气’。”

“是的,”郭超仁照实答复,“再加上,我爸和祖辈们做的事情,都和江海有关,我也很天然地有一种,如何说呢,‘向海而活’的抱负吧。”

以是,馆方派出的欢迎,是馆内一名资深的研讨员,同时也是策展人。

推荐阅读: 寒门崛起     黄泉阴司     这个勇者会装死     恐怖教室     御龙王妃     如果可以这样爱     杀手十八     好孩子的幸福生活     热搜女星也追星[娱乐圈]     爱之陷阱     此生惟愿,彼此相忘     总裁的代孕宝贝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