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云深思半晌,沉吟道:“临时不急,等麦大将军带兵过来,我兵力量整合以后,汇在一起再出关,高氏族人筹办二三十年,主力都在关外,另有契丹人、奚人等游牧马队稠浊,在关外之战,才关乎我们与这支北齐后嗣的复国军决斗。”
罗昭云在傍晚时候入了山城,站在朝北向的雄关城墙上,这一面城墙,是反对关外的军队,城楼叠层,巍峨鹄立,在群山环绕当中,显得孤寂又苦楚。
薛万仞、麦孟才带着军中录事、兵曹参军,盘点本甲士马,记录受伤、战死的士卒名单、户籍等,他们身上都有腰牌,刻驰名字、贯籍等等信息,战死以后,跟军中帐薄上的详细信息对比,如许能肯定死者的精确信息,遵循总管府新规,转头要追加义士,还要给他们的家眷免赋税徭役,送去抚恤金等。
现在听到罗少帅的总管府公布奖罚新规,跟之前大不不异了,都喝彩起来,他们不畏死,却担忧死的毫无代价,连狗命都不如,家人也没有照顾,朝廷政策令人寒心,谁情愿至心卖力?
活下来的将士,看到军中录事、兵曹参军在详细合适死者名单,探听了抚恤金的额度后,都感到吃惊,战死者追封义士,记实在案,他的家人就是义士的家眷了,可免五年赋税与徭役,抚恤金一年十吊钱,会连给五年。
因为之前征兵打辽东,死了也是白死,无人问津,不但自备衣物和口粮,身后的家眷也没有任何安设,以是,北方百姓深受兵役的压迫,很多人甘愿自残,也不肯意上火线了。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人策反了守卒中的低层武官,因为北齐复国军的士卒,有当日从渔阳郡、北平郡、燕郡活不下去的男丁,或是遁藏征讨辽东的募兵,才流亡辽西的西北,流浪流亡,被高氏招揽、堆积,发放粮食和兵器,奥妙培养了这支军队。
“滦县那边情势如何?”
“少帅真是体恤甲士,至心对待我们好啊!”
并且义士的家眷后代,在退学、分田、布施等方面,都享有优先政策。
“甚么朝廷,是总管府,是罗少帅的决定,别的处所兵士,还是比不过狗命,只要我们北方四郡的甲士,才有这类的报酬。”
这类誓死效命的情感,会很大程度地晋升甲士的战役士气,可想而知,再次作战,他们必将更加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