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宏生一一应下,见母亲脸有疲色,略再坐了几分钟,方辞职出来,仓促回一西园。
周氏点头称是:“航哥儿在你身边,我是放心的。晨哥儿年事尚小,有个先生看着,倒也是功德。只这先生的学问要好,品德更要好。”
她怕本身兴高采烈的神情跟姨娘的肝肠寸断构成光鲜对比,让姨娘看了雪上加霜。
他亲身给儿子上了开蒙的第一课,并手把手教儿子写下了别人生中的第一个字。
青山院卖力跑腿的丫环,一日三次到秋水院请二爷,小腿跑细了一圈,偏二爷连个面儿都没露。现在这丫头一进青山院,先把头低下三分。
蒋家二爷临行前的五天时候,除了给母亲存候外,都在秋水院厮混。
顾玉珍的手抚上了这个孔殷,有些卤莽的男人的背。蒋宏生一阵颤栗,行动渐渐轻缓起来。最后一个冲剌,蒋宏生伏在顾氏身上,久久不动。
蒋宏生揣测半晌,也没有推让,只泣声道:“儿子不孝,上负朝廷恩泽,下辱祖宗项目,而立之年未曾光宗耀祖,还要母亲暗里补助,真真是惭愧于心……”
蒋宏生低头吻了吻女人的脸,把她往本身怀里带了带,困乏的闭了眼。
钱嬷嬷忙上前帮着顺气,软语相劝。
蒋宏生站在园门口,久久不动,半晌,才抬脚往秋水院走去。
顾玉珍心中嘲笑,眼角一滴泪珠无声无息的划落,却轻声道:“我省的。夜了,睡吧。”再不肯多说一句。
当年桂花树下莞尔一笑仿佛就在昨日,又似仿佛隔世。这些年,她脸上常常挂着疏离的笑,和顺,平和,文静,话却更加少了。
蒋元航本年十岁,跟着蒋宏生读了几年书。蒋宏生对他乃至宠嬖,读书也不消强,只凭他兴趣。蒋元航乐得安闲,每日里在太太跟前逗逗趣,跟丫环们嬉笑一番,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蒋宏生神采变了变,轻咳一声,粉饰畴昔。
周氏听闻侄女闹腾,先是气得不肯理睬,看着实在不像话了,只得派人把她请来。
周氏一听,气了个倒仰,敢情我说了半天,你是一句话也没听出来。
蒋宏生心下极不天然,却柔声道:“母亲少操些心,只把身材调度好,将来还等着享儿子的福呢。”
顾氏一听周氏两个字,眼中垂垂有了冷意。
蒋宏生略看一眼,足足有万两。
周氏悄悄的叹道:“你大哥没你有出息,母亲还得看着他几年,只是不放心你一人在外,没个知冷知热的人。这内心啊,难受的紧。”
……
事毕,蒋宏生搂过顾氏,悄悄抚摩她后背,和顺道:“我帮晨儿请了个先生,品德学问都很好,过两天我就带周氏去扬州了,你在家万事把稳,有事尽管捎信给我。”
周氏自顾自说话:“你膝下只二子二女,这四蜜斯又是个不顶用的。这会到了扬州,让我再抱上个孙子,就算是给母亲尽了孝。蒋家一贯人丁薄弱,你大哥一房也只得一子。这些年香的,臭的都往屋里放,早亏了身材。我啊,就指着你为蒋家多开枝散叶。”
“把目光放远些,别只顾着面前,到了扬州把二爷奉侍好了,怀上个小子,才是闲事。到时候,你我才气行事。这会闹,你不臊,我都替你臊得慌。”周氏语重心长道。
周姨娘非常委曲的叫了声:“姑母!”
随后,他把大爷蒋宏建请到书房,兄弟俩关上房门密谈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