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举步正要前去通报一声,想起一事,回到柳沁身边,指着右边方向小声说道:“公子看那边,那就是红袖招。”
二者虽并驾齐驱,却也是有辨别的,烟雨楼里都是清倌人,以声乐娱人,卖艺不卖身的那种,红袖招倒是实实在在的青楼。
估摸着快到烟雨湖了,柳沁再次揭起一角帘子,往外看了看,只见门路两边整整齐齐的两排屋子,都是两层楼的构造,碧瓦飞檐,轻纱飞舞,装潢得非常富丽。门口的两只灯笼上打着各自的招牌,甚么“梨香院”“芳华楼”之类的,因是上午,楼门紧闭,偶尔能看到楼上晃过一两张粉面桃花。
这诗中所说的就是芜城最驰名的妓馆烟雨楼。
以是烟雨楼最得士子墨客等高雅之人的爱好,常结伴去喝酒听曲,又以能得头牌宛月亲身抚曲为荣,若能听上一回,将津津乐道好长时候,还能在火伴中博得很多羡慕。
自第一家青楼坐落在湖畔,渐渐的烟雨湖一带竟成了花街柳巷,浪荡子寻欢的处所,每日傍晚一过,四周灯笼高悬,灯火光辉中,歌舞升平,莺声燕语,演尽了承平乱世的极致热烈。
柳沁听完长盛探听到的有关烟雨楼的事,猎奇心不减反增,从那名为红菁的女子身上,她就感到了烟雨楼的不普通。
二者都以美人既美又多,背景倔强在烟雨湖畔稳占鳌头。传闻烟雨楼有江湖背景,红袖招有宫中背景,都是别人不能随便招惹的,如同方家在芜城放肆惯了的,也不敢等闲获咎,以是就算方家把持的醉春楼在烟雨湖畔也只能算二流场合。
顺着长盛指的方向,右边紧挨湖边的是幢三层小楼,在垂柳的掩映下,仍能感遭到它的都丽堂皇。再游目四顾,这才发明湖畔隔上一段间隔就有一幢小楼或是一艘画舫,错落有致,各具姿势,远远看去,美仑美奂,端的是人间瑶池普通。
杨柳低垂,湖水不惊,只在风吹过期才漾起丝丝波纹。日头远远的挂在天涯,仿如一张黄色的大饼,没甚么温度,而被湖水的冷意加持过的风斜次里扑出去,让柳沁机警灵的打个寒噤,忙不迭的将帘子甩下。
三层的舫身也是极尽豪华,亮丽的红漆圆柱配上绿色的雕花窗棂,激烈的色彩对比不但没有涓滴的俗气感,反而有种没法言喻的美艳。扭转的扶梯,回旋的游廊,雕花的雕栏,全部修建到处雕梁画栋,配上顶部的绿色琉璃八角飞檐,仿佛是一座瑶池宫殿误落在人间。
一忽儿,就听得内里长盛说了声,“公子,到了。”
几人顺次下了马车,柳沁被江离抱下去,只一眼,她就呆了,好美!
诗中所说的“玉手拨尽人间事,醉断愁肠不知愁”,就是说的这个意义,烟雨楼里女子不但个个仙颜过人,并且大家有手好技艺,或操琴,或拨筝,或吹笛等等,且曲子新奇,乐能达意,直入民气,她们的曲子不满是欢畅的,有那哀婉的,到动情处让人听了的确要断了愁肠却又让人沉浸此中不肯醒转。
芜城最好最驰名的一处风景其实在北城,就是烟雨湖,烟雨湖面积广漠,湖水碧蓝澄静,湖畔杨柳依依,如果春雨之季,蒙蒙雨丝飘落在水面,远看如烟似雾,有一种让人柔肠宛转的美,此也是烟雨湖之名的由来。
五天后,柳沁终究实现了她当代青楼半日游的胡想。